查詢

退思補過

tuì sī bǔ guò
after retiring and amend errors
“退思補過”的成語拼音為:tuì sī bǔ guò,注音: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詞性:作謂語、賓語;指事後反省自己的過錯,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基本解釋:退思: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例句: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於夙夜在公之義。★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拼音 tuì sī bǔ guò
注音 ㄊㄨㄟˋ ㄙ ㄅㄨˇ ㄍㄨㄛˋ
詞性 作謂語、賓語;指事後反省自己的過錯
英文 after retiring and amend errors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退思: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例句 故必進思盡忠。~,庶幾無愧於夙夜在公之義。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五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退食自公
下一個成語: 退有後言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過從甚密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係密切。
  • 過都歷塊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指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 過而能改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過府衝州行經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
  •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 過河卒子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後退,過了河之後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 過化存神過:經過;存:儲存,具有。聖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 過江之鯽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於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非常多。
  • 過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 過路財神比喻暫時經手大量錢財的人。
  • 過門不入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 過目不忘看過就不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
  • 過目成誦成誦:能背誦。看過一遍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 過橋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 過橋抽板比喻目的達到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 過甚其詞詞:話,言詞;甚:超過。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 過甚其辭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 過時黃花黃花:菊花。重陽節後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 過市招搖市:鬧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搖:張揚炫耀。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 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 過屠大嚼比喻心裡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同“過屠門而大嚼”。
  • 過屠門而大嚼屠門:肉店。比喻心裡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 過為已甚過:過分;為:做;已甚:過頭。做得太過分。
  • 過五關,斬六將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過五關斬六將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 過隙白駒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 過眼煙雲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過眼雲煙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以"退"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退步抽身指辭去官職,退居家中。
  • 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 退藏於密後退隱藏於秘密之處,不露行跡。謂哲理精微深邃,包容萬物。
  • 退旅進旅指一起進退。
  • 退讓賢路退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 退如山移退卻時象一座山在移動。比喻遇到變故,沉著鎮靜。
  • 退食從容指官吏品行節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
  • 退食自公減膳以示節儉。指操守廉潔。
  • 退思補過退思:退朝後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 退有後言當面順從答應,背後進行非議。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