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肝露膽
tǔ gān lù dǎn
lay bare one 's heart
“吐肝露膽”的成語拼音為:tǔ gān lù dǎn,注音:ㄊㄨˇ ㄍㄢ ㄌㄨˋ ㄉㄢˇ,詞性:作定語、狀語;用於比喻句,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李贄《復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基本解釋:比喻赤誠相待,說出心裡話。,例句:唐代杜甫的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子才豈無補,吐肝露膽心無疑。”
拼音 |
tǔ gān lù dǎn |
注音 |
ㄊㄨˇ ㄍㄢ ㄌㄨˋ ㄉㄢˇ |
詞性 |
作定語、狀語;用於比喻句 |
英文 |
lay bare one 's hear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赤誠相待,說出心裡話。 |
出處 |
明·李贄《復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
例句 |
唐代杜甫的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有句:“子才豈無補,吐肝露膽心無疑。”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