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Mantis catches cicada, yellow finch is behind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拼音為: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詞性:複句式;作分句;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基本解釋: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例句: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毛澤東《質問國民黨》
拼音 |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
注音 |
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 |
詞性 |
複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
英文 |
Mantis catches cicada, yellow finch is behin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
出處 |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漢·韓嬰《韓詩外傳》:“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
例句 |
你們不可以打邊區。“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這兩個故事,是有道理的。 ★毛澤東《質問國民黨》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