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束杖理民

shù zhàng lǐ mín
Shuzhangli people
“束杖理民”的成語拼音為:shù zhàng lǐ mín,注音:ㄕㄨˋ ㄓㄤˋ ㄌㄧˇ ㄇㄧㄣˊ,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有刑罰徒流絞斬,吊拷絣把。設而不用,束杖理民寬雅。”,基本解釋:指治理百姓不濫用刑罰。形容為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刑具。,例句:上聖自從隋煬帝封為嘉州太守,愛惜黎庶,~。★明·無名氏《齊天大聖》第一折
拼音 shù zhàng lǐ mín
注音 ㄕㄨˋ ㄓㄤˋ ㄌㄧˇ ㄇㄧㄣˊ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Shuzhangli peopl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治理百姓不濫用刑罰。形容為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刑具。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有刑罰徒流絞斬,吊拷絣把。設而不用,束杖理民寬雅。”
例句 上聖自從隋煬帝封為嘉州太守,愛惜黎庶,~。 ★明·無名氏《齊天大聖》第一折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束在高閣
下一個成語: 束之高閣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 民不堪命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民淳俗厚民风质朴敦厚。
  • 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民膏民脂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 民贵君轻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 民和年丰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 民和年稔犹言民乐年丰。
  • 民康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 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 民穷财匮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 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 民生国计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民生涂炭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民生在勤人民的生計在於勤勞。
  • 民熙物阜人民安樂,物產富饒。形容昇平景象。
  • 民心不壹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 民以食為天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繫。指民食的重要。
  • 民殷財阜殷:殷實,富足;阜:豐富。民眾富足,物產豐饒。
  • 民殷國富殷:殷實,富足;阜:豐富。國家人民殷實富裕。
  • 民有菜色菜色:飢餓的臉色。形容因飢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 民怨沸騰人民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民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
  • 民賊獨夫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傢伙;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 民脂民膏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多用於指反動統治階級壓榨人民來養肥自己的場合。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束手就縛比喻不加抵抗,甘願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縛”。
  • 束手就困指無法擺脫困境。
  • 束手就禽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見“束手就擒”。
  • 束手就擒束手:自縛其手,比喻不想方設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 束手就殪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同“束手待斃”。
  • 束手旁觀猶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
  • 束手束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 束手束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同“束手束腳”。
  • 束手聽命拱手聽從命令。
  • 束手無策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束手無措措:措施,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束手無計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同“束手無策”。
  • 束手無術指捆住雙手,無計可施。形容遇到問題沒有解決的辦法。
  • 束手自斃指捆住雙手,自取滅亡。
  • 束手坐視拱著手,坐著看。比喻對應當管的事無能為力或不管不問。
  • 束脩自好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汙。
  • 束縕還婦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縕請火”。
  • 束縕舉火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縕請火”。
  • 束縕請火束縕:束一紮可燒的大麻為火把;請火:借火。搓麻為引火繩,向鄰家討火。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
  • 束蘊乞火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縕請火”。
  • 束蘊請火比喻求助於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縕請火”。
  • 束在高閣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杖理民指治理百姓不濫用刑罰。形容為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刑具。
  • 束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束之高屋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置高閣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裝盜金指無端見疑。
  • 束裝就道整好行裝走上旅途。
  • 束貝含犀指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 束兵秣馬猶厲兵秣馬。形容準備戰鬥。
  • 束椽為柱捆紮椽子當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束帶結髮束系衣帶,挽起髮髻。指出仕。
  • 束髮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
  • 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冑。指繳械投降。
  • 束廣就狹指把豐富的內容概括為極少的文字。
  • 束肩斂息縮肩屏息。形容恭順的樣子。
  • 束教管聞指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 束馬縣車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同“束馬懸車”。
  • 束馬懸車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 束蒲為脯將捆束的蒲柳說成肉脯。指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束上起下猶承上啟下。多用於詩文評語。
  • 束身就縛束:捆。束身:自縛。縛:捆綁。比喻不加抵抗,甘願被人擒捉。
  • 束身受命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後、聽從命令。
  • 束身自愛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汙。
  • 束身自好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 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汙。
  • 束手待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 束手待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同“束手待斃”。
  • 束手縛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同“束手束腳”。
  • 束手就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