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語拼音為: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ㄕㄡ ㄓ ㄙㄤ ㄩˊ,詞性:複句式;作分句;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基本解釋: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例句:谷城之變,朕還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注音 ㄕ ㄓ ㄉㄨㄥ ㄩˊ,ㄕㄡ ㄓ ㄙㄤ ㄩˊ
詞性 複句式;作分句;含褒義
英文 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例句 谷城之變,朕還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失之東隅
下一個成語: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榆次之辱用以指無故受辱之典。
  • 榆枋之見榆枋,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後用以比喻淺薄的見解。
  • 榆瞑豆重用以指身懶神昏。
  • 榆木圪墶堅硬的榆樹根。比喻思想頑固。
  • 榆木疙瘩堅硬的榆樹根。比喻思想頑固。
  • 榆木腦袋比喻思想頑固。亦作“榆木腦殼”。
  • 榆木腦殼比喻思想頑固。同“榆木腦袋”。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