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喪魄
shī hún sàng pò
driven to distraction
“失魂喪魄”的成語拼音為:shī hún sàng pò,注音:ㄕ ㄏㄨㄣˊ ㄙㄤˋ ㄆㄛˋ,詞性: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驚恐,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元·劉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兒為母不安,這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憂悽不止,行坐之間,猶如失魂喪魄。”,基本解釋: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例句:經過十幾分鍾猛烈無情的戰鬥,早已~的殘敵,丟槍棄刀,一個個跪倒在地,舉手投降。★《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
拼音 |
shī hún sàng pò |
注音 |
ㄕ ㄏㄨㄣˊ ㄙㄤˋ ㄆㄛ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驚恐 |
英文 |
driven to distractio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 |
出處 |
元·劉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兒為母不安,這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憂悽不止,行坐之間,猶如失魂喪魄。” |
例句 |
經過十幾分鍾猛烈無情的戰鬥,早已~的殘敵,丟槍棄刀,一個個跪倒在地,舉手投降。 ★《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