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若合符節

ruò hé fú jié
as similar as the two halves of a tally
“若合符節”的成語拼音為:ruò hé fú jié,注音:ㄖㄨㄛˋ ㄏㄜˊ ㄈㄨˊ ㄐㄧㄝ ˊ,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孟子·離婁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基本解釋:比喻兩者完全吻合。,例句:古聖賢之言,大抵~。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情義無二。★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
拼音 ruò hé fú jié
注音 ㄖㄨㄛˋ ㄏㄜˊ ㄈㄨˊ ㄐㄧㄝ ˊ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英文 as similar as the two halves of a tally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兩者完全吻合。
出處 《孟子·離婁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例句 古聖賢之言,大抵~。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情義無二。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若存若亡
下一個成語: 若即若離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節哀順變節:節制;變:事變。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節外生枝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定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 節衣縮食節、縮:節省。省吃省穿。形容節約。
  • 節用愛民節省開支,愛護百姓。
  • 節用裕民裕:富足。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若敖鬼餒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餒:餓。若敖氏的鬼受餓了。比喻沒有後代,無人祭祀。
  • 若敖之鬼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比喻沒有後代,無人祭祀。
  • 若崩厥角①像野獸折了頭角一樣。比喻危懼不安的樣子。②叩頭的聲響像山崩一樣。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 若不勝衣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 若存若亡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 若合符節比喻兩者完全吻合。
  • 若即若離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 若離若即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同“若即若離”。
  • 若卵投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敗。同“以卵擊石”。
  • 若明若暗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瞭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 若明若昧比喻對情況的瞭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 若烹小鮮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 若喪考妣喪:死去;考:父親;妣:母親。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
  • 若涉淵冰比喻處境艱險。同“若涉淵水”。
  • 若涉淵水比喻處境艱險。
  • 若釋重負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的輕鬆愉快。同“如釋重負”。
  • 若無其事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若隱若顯若:好象;隱:隱藏;顯:顯現。好象隱藏不露,又好象顯現出來。形容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 若隱若現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 若有若無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係不親密。
  • 若有所喪若:好象。好象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 若有所失好象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
  •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 若有所亡若:好象。好象丟了什麼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也形容心裡感到空虛。同“若有所喪”。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