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均力敵
quán jūn lì dí
be well-matched in strength
“權均力敵”的成語拼音為:quán jūn lì dí,注音:ㄑㄨㄢˊ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矛盾衝突的雙方,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其有能以地與眾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權均力敵內自相疑者。”,基本解釋:雙方權勢相當,不相上下。同“權均力齊”。,例句:《戰國策·秦策四》:“張儀陳說秦王曰:‘如地有長利者,狀貌不然,然不可不爭也。且君所見楚可謂說於重而實於輕,而王有秦師百萬,可以擊破之。始君旅中之行,浸乎四海,天下固有名山大川之險可屯而守者多矣,然無者能深入秦者,以地不利,不可與敵者多也。夫齊、荊、趙、韓之地,略粟帛美女之秀,同時耳目猶未聞朱、泗之名也,而猶有奮臂以當秦者,何也?則其地導利,不利而利焉也。今荊之東鄙,皆賈所居,賈如釋其立,而荊地益厚。秦人乃以長慶為資,秦地益厚,況有貿市以通天下之侈欲,國家資力乃振起者邪?故其地雖廣也,其勢猶同時矣。故能與敵者地利’。”
拼音 |
quán jūn lì dí |
注音 |
ㄑㄨㄢˊ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矛盾衝突的雙方 |
英文 |
be well-matched in strength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雙方權勢相當,不相上下。同“權均力齊”。 |
出處 |
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其有能以地與眾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權均力敵內自相疑者。” |
例句 |
《戰國策·秦策四》:“張儀陳說秦王曰:‘如地有長利者,狀貌不然,然不可不爭也。且君所見楚可謂說於重而實於輕,而王有秦師百萬,可以擊破之。始君旅中之行,浸乎四海,天下固有名山大川之險可屯而守者多矣,然無者能深入秦者,以地不利,不可與敵者多也。夫齊、荊、趙、韓之地,略粟帛美女之秀,同時耳目猶未聞朱、泗之名也,而猶有奮臂以當秦者,何也?則其地導利,不利而利焉也。今荊之東鄙,皆賈所居,賈如釋其立,而荊地益厚。秦人乃以長慶為資,秦地益厚,況有貿市以通天下之侈欲,國家資力乃振起者邪?故其地雖廣也,其勢猶同時矣。故能與敵者地利’。”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