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眾我寡
dí zhòng wǒ guǎ
against heavy odds
“敵眾我寡”的成語拼音為:dí zhòng wǒ guǎ,注音:ㄉㄧˊ ㄓㄨㄥˋ ㄨㄛˇ ㄍㄨㄚˇ,詞性:聯合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基本解釋: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例句:三國時期,關羽在長坂坡與曹軍決戰時,他率領著只有五百餘人的部隊,面對曹軍數十倍的敵人,展現了“敵眾我寡”的勇氣和戰術智慧。最終,關羽以少勝多,成功擊退了曹軍的進攻。
拼音 |
dí zhòng wǒ guǎ |
注音 |
ㄉㄧˊ ㄓㄨㄥˋ ㄨㄛˇ ㄍㄨㄚˇ |
詞性 |
聯合式;作定語、分句;含貶義 |
英文 |
against heavy odd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出處 |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例句 |
三國時期,關羽在長坂坡與曹軍決戰時,他率領著只有五百餘人的部隊,面對曹軍數十倍的敵人,展現了“敵眾我寡”的勇氣和戰術智慧。最終,關羽以少勝多,成功擊退了曹軍的進攻。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