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
qián tú dǎo gē
To turn against in vain
“前徒倒戈”的成語拼音為:qián tú dǎo gē,注音:ㄑㄧㄢˊ ㄊㄨˊ ㄉㄠˇ ㄍㄜ,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尚書·武成》:“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基本解釋: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例句:三國時期,曹操起兵討伐董卓之前,他曾經是董卓的部下,但在董卓荒淫無度、殘暴暴虐的統治下,曹操看清了董卓的真面目,毅然決然地離開董卓的陣營,前徒倒戈,投奔了李傕和郭汜的聯軍。
拼音 |
qián tú dǎo gē |
注音 |
ㄑㄧㄢˊ ㄊㄨˊ ㄉㄠˇ ㄍㄜ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To turn against in vai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
出處 |
《尚書·武成》:“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
例句 |
三國時期,曹操起兵討伐董卓之前,他曾經是董卓的部下,但在董卓荒淫無度、殘暴暴虐的統治下,曹操看清了董卓的真面目,毅然決然地離開董卓的陣營,前徒倒戈,投奔了李傕和郭汜的聯軍。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