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柱求奸
pò zhù qiú jiān
Break the pillar and seek treachery
“破柱求奸”的成語拼音為:pò zhù qiú jiān,注音:ㄆㄛˋ ㄓㄨˋ ㄑㄧㄡˊ ㄐㄧㄢ,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於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基本解釋:為不畏權貴,搜尋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例句: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碎首請事。死而後已,義不苟然。★唐·元稹《代李中丞謝官表》
拼音 |
pò zhù qiú jiān |
注音 |
ㄆㄛˋ ㄓㄨˋ ㄑㄧㄡˊ ㄐㄧㄢ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Break the pillar and seek treacher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為不畏權貴,搜尋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 |
出處 |
《後漢書·黨錮傳·李膺》:“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弟舍,藏於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
例句 |
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碎首請事。死而後已,義不苟然。 ★唐·元稹《代李中丞謝官表》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