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璧毀珪
pò bì huǐ zhǐ
Breaking through the wall
“破璧毀珪”的成語拼音為:pò bì huǐ zhǐ,注音:ㄆㄛˋ ㄅㄧˋ ㄏㄨㄟˇ ㄍㄨㄟ,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北魏·溫鵬舉《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並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基本解釋:璧、珪:均為玉。把玉破壞掉。比喻破壞美好的東西。,例句:古代有個叫曹操的人,他擅長用兵,攻打東吳時,就派人偷偷地把東吳國寶的璧和珪偷走了。這就是破璧毀珪。
拼音 |
pò bì huǐ zhǐ |
注音 |
ㄆㄛˋ ㄅㄧˋ ㄏㄨㄟˇ ㄍㄨㄟ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英文 |
Breaking through the wall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璧、珪:均為玉。把玉破壞掉。比喻破壞美好的東西。 |
出處 |
北魏·溫鵬舉《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並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 |
例句 |
古代有個叫曹操的人,他擅長用兵,攻打東吳時,就派人偷偷地把東吳國寶的璧和珪偷走了。這就是破璧毀珪。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