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口鳴舌
nòng kǒu míng shé
To speak out
“弄口鳴舌”的成語拼音為:nòng kǒu míng shé,注音:ㄌㄨㄥˋ ㄎㄡˇ ㄇㄧㄥˊ ㄕㄜˊ,詞性:作謂語、賓語;指挑拔是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南朝梁·任昉《奏彈範縝》:“弄口鳴舌,只足飾非。”,基本解釋: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例句:唐代宰相李林甫《詠草勸酒》詩中寫道:“來日歸山下,弄口鳴舌啼。”意思是指明天回到山下,敲擊舌頭髮出聲響,嘲笑自己喝醉了。
拼音 |
nòng kǒu míng shé |
注音 |
ㄌㄨㄥˋ ㄎㄡˇ ㄇㄧㄥˊ ㄕㄜˊ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挑拔是非 |
英文 |
To speak ou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
出處 |
南朝梁·任昉《奏彈範縝》:“弄口鳴舌,只足飾非。” |
例句 |
唐代宰相李林甫《詠草勸酒》詩中寫道:“來日歸山下,弄口鳴舌啼。”意思是指明天回到山下,敲擊舌頭髮出聲響,嘲笑自己喝醉了。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