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拿賊拿贓

ná zéi ná zāng
catch a thief with the loot
“拿賊拿贓”的成語拼音為:ná zéi ná zāng,注音:ㄣㄚˊ ㄗㄟˊ ㄣㄚˊ ㄗㄤ,詞性: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口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基本解釋: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例句: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兩軍相交百餘合,許多人馬死於陣上,渭南城中拿賊拿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拼音 ná zéi ná zāng
注音 ㄣㄚˊ ㄗㄟˊ ㄣㄚˊ ㄗㄤ
詞性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口語
英文 catch a thief with the loot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
例句 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兩軍相交百餘合,許多人馬死於陣上,渭南城中拿賊拿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拿賊見贓
下一個成語: 內查外調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贓官汙吏猶貪官汙吏。
  • 贓賄狼籍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賄狼藉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亦作“贓賄狼籍”。
  • 贓穢狼藉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貨狼藉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私狼籍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私狼藉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汙狼籍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汙狼藉指貪汙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 贓盈惡貫指貪贓甚多,罪惡滔天。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