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鳴琴而治

míng qín ér zhì
Rule by singing
“鳴琴而治”的成語拼音為:míng qín ér zhì,注音:ㄇㄧㄥˊ ㄑㄧㄣˊ ㄦˊ ㄓˋ,詞性:作謂語、定語;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基本解釋: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例句:唐代杜牧的詩《秋夕》中有一句:“竹音無遠近,花影自鳴琴。”這句詩意味著自然的聲音和景象可以讓人內心得到治癒和平靜,如同鳴琴一般。
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注音 ㄇㄧㄥˊ ㄑㄧㄣˊ ㄦˊ ㄓˋ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英文 Rule by singing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出處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例句 唐代杜牧的詩《秋夕》中有一句:“竹音無遠近,花影自鳴琴。”這句詩意味著自然的聲音和景象可以讓人內心得到治癒和平靜,如同鳴琴一般。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鳴鑼開道
下一個成語: 鳴雁直木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治病救人治好病把人挽救過來。比喻幫助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
  • 治郭安邦猶治國安邦。
  • 治國安邦治理國家,使之太平、安定。
  • 治國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國家,安定人民。
  • 治絲而棼指理絲不找頭緒,就會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正確,使問題更加複雜。
  • 治絲益棼治:整理;益:越發;棼:紛亂。理絲不找頭緒,結果越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反而使問題更加複雜。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鳴鳳朝陽正直敢言的賢士。比喻賢臣遇明君。
  • 鳴鼓而攻比喻宣佈罪狀,加以遣責或討伐。
  • 鳴鼓而攻之比喻宣佈罪狀,遣責或聲討。
  • 鳴鶴之應比喻誠篤之心相互應和。
  • 鳴金收兵用敲鑼等發出訊號撤兵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
  • 鳴金收軍古時作戰用敲鑼等方式發出訊號撤軍回營。
  • 鳴珂鏘玉玉珂鳴響,佩玉鏗鏘。比喻顯貴。
  • 鳴鑼喝道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製造聲勢,開闢道路。
  • 鳴鑼開道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製造聲勢,開闢道路。
  • 鳴琴而治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舊時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 鳴雁直木古人認為雁隨陽而處,木隨陽而直。比喻良才。
  • 鳴野食蘋比喻誠心待人,同甘共苦。
  • 鳴於喬木比喻仕進達於高位。
  • 鳴玉曳履佩玉飾曳絲履。指獲高官厚祿。
  • 鳴玉曳組佩玉飾曳印組。指任高官。
  • 鳴冤叫屈指申訴冤屈。
  • 鳴鐘列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後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鳴鐘食鼎鍾,打擊樂器,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