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而攻
míng gǔ ér gōng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鳴鼓而攻”的成語拼音為:míng gǔ ér gōng,注音: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詞性: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基本解釋:比喻宣佈罪狀,加以遣責或討伐。,例句:不惜~,這倒不僅是一種曲解,簡直是一種誣衊!★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
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
注音 |
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英文 |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宣佈罪狀,加以遣責或討伐。 |
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例句 |
不惜~,這倒不僅是一種曲解,簡直是一種誣衊! ★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