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爭庭論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Face to face
“面爭庭論”的成語拼音為:miàn zhēng tíng lùn,注音:ㄇㄧㄢˋ ㄓㄥ ㄊㄧㄥˊ ㄌㄨㄣˋ,詞性:作賓語、定語;指為人敢說話,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歐陽修《上範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必範君也。”,基本解釋:指直言敢諫。同“面折庭爭”。,例句: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蔣東林初至,未解衣帶,即面爭庭論,擯百金之權。”
拼音 |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
注音 |
ㄇㄧㄢˋ ㄓㄥ ㄊㄧㄥˊ ㄌㄨㄣ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為人敢說話 |
英文 |
Face to fa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直言敢諫。同“面折庭爭”。 |
出處 |
宋·歐陽修《上範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必範君也。” |
例句 |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蔣東林初至,未解衣帶,即面爭庭論,擯百金之權。”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