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紅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flush with shame
“面紅耳赤”的成語拼音為:miàn hóng ěr chì,注音: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ㄦˇ ㄔˋ,詞性: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羞愧的樣子,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基本解釋: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例句:不住的~,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樣才好。★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拼音 |
miàn hóng ěr chì |
注音 |
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ㄦˇ ㄔˋ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羞愧的樣子 |
英文 |
flush with sham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 |
出處 |
《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
例句 |
不住的~,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樣才好。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