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箕山之志

jī shān zhī zhì
the desire to live the life of a recluse
“箕山之志”的成語拼音為:jī shān zhī zhì,注音:ㄐㄧ ㄕㄢ ㄓ ㄓˋ,詞性:作賓語;用於人的節操,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基本解釋: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例句:文帝問曰:‘聞有~,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帝甚悅。★《晉書·向秀傳》
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 ㄐㄧ ㄕㄢ ㄓ ㄓˋ
詞性 作賓語;用於人的節操
英文 the desire to live the life of a reclus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出處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例句 文帝問曰:‘聞有~,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帝甚悅。 ★《晉書·向秀傳》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箕山之節
下一個成語: 箕引裘隨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箕風畢雨箕、畢:均為星名。古時認為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惡不一樣。後用於稱讚為政體恤民情。
  • 箕裘相繼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繼父業。
  • 箕山掛瓢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 箕山之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 箕山之風指隱士的風範。
  • 箕山之節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 箕山之志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 箕引裘隨比喻子弟能繼承父兄之業。
  • 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掃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謙稱。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