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口牛後
jī kǒu niú hòu
it is better to be the bill of a chicken than the anus of an ox.
“雞口牛後”的成語拼音為:jī kǒu niú hòu,注音:ㄐㄧ ㄎㄡˇ ㄋㄧㄨˊ ㄏㄡˋ,詞性:作賓語、定語;指應作主動,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基本解釋: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例句: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河山公西獻省》:“道德人當作道德事,狗嘴吹不成牛後。”
拼音 |
jī kǒu niú hòu |
注音 |
ㄐㄧ ㄎㄡˇ ㄋㄧㄨˊ ㄏㄡ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指應作主動 |
英文 |
it is better to be the bill of a chicken than the anus of an ox.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出處 |
《戰國策·韓策》:“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河山公西獻省》:“道德人當作道德事,狗嘴吹不成牛後。”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