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飄神蕩
hún piāo shén dàng
The soul wanders
“魂飄神蕩”的成語拼音為:hún piāo shén dàng,注音:ㄏㄨㄣˊ ㄆㄧㄠ ㄕㄣˊ ㄉㄤˋ,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28卷:“吳衙內看了,不覺魂飄神蕩,恨不得就飛到他身邊,樓在懷中。”,基本解釋: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例句:唐代白居易《賦得鞭影》詩:“白華籠兮晚煙蕩,清秋月兮東園裡。鞭影矯矯疾如雷,悔其出者魂飄飄。”
拼音 |
hún piāo shén dàng |
注音 |
ㄏㄨㄣˊ ㄆㄧㄠ ㄕㄣˊ ㄉㄤ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
英文 |
The soul wande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 |
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28卷:“吳衙內看了,不覺魂飄神蕩,恨不得就飛到他身邊,樓在懷中。” |
例句 |
唐代白居易《賦得鞭影》詩:“白華籠兮晚煙蕩,清秋月兮東園裡。鞭影矯矯疾如雷,悔其出者魂飄飄。”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