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十卷·風戰

風戰原文

  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势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五代史》: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等,与契丹战于阳城,为虏所围,而军中无水,穿井辄崩;又东北风大起,虏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诸将请战,杜重威曰:「候风少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风沙之内,彼众我寡,莫测多少,惟力战者胜,此风力助我也。」即呼曰:「诸军齐击贼!」〔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诸将问计,或曰:「虏得风势,宜待风回。」彦泽亦以为然。〔马军〕右厢副〔阵〕使药元福谓曰:「今军饥渴已甚,待风回,吾属皆为虏矣!且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乃将精骑,奋力击之,逐北二十余里。契丹主奚车走十余里,追兵击之,得一橐驼,乘之遁去。晋军乃〔退保〕定〔州〕。

風戰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遇到順風天氣,就要利用風勢進攻敵人;倘或遇到逆風天氣,也可出其不意地去襲擊敵人,這樣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風天作戰,如果風向敵方吹去,就要呼噪乘勢進攻敵人;如果風向己方吹來,就要堅守陣地以防敵襲擊。”據《舊五代史》記載,後晉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杜重威等將率軍與契丹軍交戰於陽城,被敵人所圍困,而軍中沒有水喝,挖井取水則井壁坍塌。恰在這時,又突然颳起東北大風,契丹軍順著風勢向後晉軍放火併揚起沙塵以助其攻勢。後晉軍部眾都怒吼道:“都招討使是怎麼指揮打仗的,竟讓士卒坐以待斃而白白送死?”眾將領都紛紛請求出戰。但杜重威卻說:“等到風勢平緩了,再慢慢觀察看能不能出戰。”馬步都監李守貞說:“在風沙彌漫的天氣裡,雖然兵力對比上處於敵眾我寡的態勢,但敵人無法摸清我軍兵力有多少,只要是奮力戰鬥的就能取勝,這正是大風佐助的結果。”於是,他高聲呼喊道:“各路兵馬要一齊出擊敵人!”這時,馬軍左廂都排陣使張彥澤召集諸將商討破敵之策,有人說:“現在敵人正得利於風勢,我們應當等到風向敵人颳去時再出戰。”張彥澤也贊同這種意見。但馬軍右廂副陣使藥元福卻反駁說:“現在我軍飢渴非常嚴重,等到大風轉向之時,我輩都變成敵人的俘虜了!敵人現在認為我軍不會迎著風向作戰,我們正應當利用敵人的麻痺心理而出其不意地急速襲擊它。這就是用兵所講的詭詐原則。”馬步左右廂都排陣使符彥卿等將於是率領精銳騎兵立即反擊,打敗了契丹軍,並且追擊敗逃之敵二十餘里。契丹首領慌忙乘坐奚人的兵車跑了十多里路,後晉追兵再次予以打擊,他急忙丟下車子,找到一頭駱駝騎上逃跑了。後晉軍獲勝後便撤軍回保定州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