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四卷·守戰

守戰原文

  凡战,所谓守者,知己者也。知己未有可胜之理,则我且固守,待敌可破之时,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知不可胜,则守。」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以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七国。因自请于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至,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于亚夫。亚夫率兵东北走昌邑,坚壁而守。梁王使使请亚夫,亚夫守便宜,不往救。梁上书于景帝,帝诏亚夫救梁。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将轻骑,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夜,亚夫军中惊乱,自相攻击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兵饥,乃引兵退。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追击,尽获之,降其郡县。亚夫下令曰:「有得吴王者,赏千金。」月余,越人斩首以告。凡相攻守七月,而吴、楚悉平。

守戰譯文

大凡戰爭中所說的防守,是指在瞭解了己方情況後所採取的作戰行動。就是說,當了解到自己沒有立即戰勝敵人的條件時,我就堅守不與敵人交戰,等到敵人出現可以被我戰勝的條件時,就不失時機地出兵進攻它,這樣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瞭解到自己不能立即戰勝敵人時,就要採取防守作戰。”西漢景帝時期,吳、楚等七諸侯國發動武裝叛亂,景帝命以周亞夫為太尉,率軍東向進擊吳、楚等七國叛軍。周亞夫因此而親自請示景帝說:“楚國等軍隊兇悍輕捷,一時難以與它正面交鋒。我打算暫時把梁國捨棄給他們,但要派兵斷絕他們的運糧道路,這樣才可以制服它。”景帝同意了這個意見。周亞夫受任後調集部隊至滎陽時,吳國軍隊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危急乃向周亞夫請求援救。周亞夫卻率軍進至東北方向的昌邑,高築壁壘而堅守不出戰。梁王派遣使者前往請求亞夫出援,亞夫以採取堅守不出的戰略為有利,而不肯前往救援梁國。梁王無奈,又上書於景帝,景帝詔令周亞夫救援梁國,亞夫拒不奉命,仍然堅守壁壘而不出兵救梁,同時卻派遣弓高侯韓頹當等人率領輕騎切斷了吳、楚軍後方的運糧道路。吳、楚軍由於缺糧飢餓,想要退兵,並多次向亞夫部隊挑戰,但亞夫始終堅守壁壘而不出兵應戰。一天夜裡,亞夫軍營突然驚亂,互相攻擾,竟至鬧到亞夫帳前,但他卻不動聲色地靜臥不起。不一會,驚亂自息,部隊重新穩定下來。其後,吳軍奔襲亞夫軍營的東南角,周亞夫卻令部隊防備西北角以調動敵人就範。不久,吳軍精銳主力果然奔向西北角,但卻無法攻入。吳、楚軍實在飢餓難奈,便引兵撤退了。周亞夫乘機出動精銳部隊跟蹤追擊,大破吳軍。吳王劉濞丟棄大部隊,只帶數千名精壯親兵逃走,逃往江南的丹徒,企圖負隅頑抗。漢軍乘勝追擊,全部俘獲了劉濞所丟棄的部隊,降服了吳國所轄之郡縣。周亞夫下懸賞令說:“有誰能抓獲吳王的,重賞千金。”一個多月以後,東越人便斬了吳王首級前來報功請賞。此役,周亞夫率軍同叛軍相攻守歷時三個月,吳、楚叛亂就被全部平定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