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景物裡,月亮是很能啟發人的聯想的,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生活,月亮的皎潔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性格氣質很浪漫的人,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團圓美好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平凡的氣魄,他熱愛人間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月光起舞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人世的思想戰勝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也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難有十全十美之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很有哲理意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間離別是難免的,那麼要求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透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絡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這一句是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這首詞彷彿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人生的意義,既有量趣,又有情趣,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美學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