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紀,紅色浪潮,隨春風盪漾而起。
百年前夕,武昌發起中國規模最大一場革命。它的名字:辛亥革命。它的爆發,是中國的福祉,是吹響中國甦醒的第一聲號角……就在今天的武昌,就在今天的閱馬場,就是今天的紅樓,就在一整個世紀前,辛亥革命,爆發了。以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隊伍,再次萌芽。中國,這隻百年睡獅,從此被喚醒,邁出震天地的第一步!此後,腐敗的清政府被這支正義之師瓦解,人民走向強大。孫中山,是我泱泱大國的復興偉人。跟許多農家孩子一樣,孫中山在童年時就得上山砍柴,年齡稍大一點時,就下田插秧除草,有時還跟他的外祖父出海捕魚。7歲時進私塾讀書,背誦《三字經》、《千字文》等中國古書,同時練習毛筆字。10歲他入陸家祠堂,學四書五經。孫中山勤奮求學,成績突出。
11歲時,他常在屋子門前大榕樹下,聽太平天國老兵講述太平軍抗清的故事。滿清腐敗,人民群起反抗的事深植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在鄉間,他看到女子被強迫纏足的痛苦,看到奴婢被主人隨意毒打的殘酷,看到鄉人聚賭的沉淪,看到官兵欺壓良民的野蠻他感到非常傷心和憤怒。他萌起了要到外面世界看看的念頭。1879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親乘輪船到檀香山去找他大哥。他們乘坐的是一艘名“格蘭諾克“號的兩千噸級的鐵殼英國輪船。在輪船的甲板上望著浩瀚的大海,“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自此,孫中山感受到機器的威力和西方科技的發達。抵達檀香山後,孫中山先進入教會學校意奧蘭尼中學就讀,三年後肄業,英文成績為全班之冠。夏威夷王加剌鳩親自頒獎。1883年正月,再到夏威夷最高學府奧阿厚學院讀預科班,半年後肄業,當時孫中山未滿17歲。
大哥孫眉怕孫中山洗禮成為基督教徒,於是終止他在奧阿厚學院的學業,命他回國。1883年6月,孫中山乘坐輪船回返中國。輪船進入中國海域後,就遇到清朝稅吏的勒索,孫中山進一步感受到清朝的腐敗。他回到翠亨村後,看到的還是一個苛捐雜稅的的中國。村民保守,私塾教學仍然沿襲舊規,背誦強記,很少有心智的啟迪。孫中山在翠亨村時,常常和孩子們講述太平天國、拿破崙和華盛頓的革命事蹟。有一天,他和陸皓東帶著一群小孩出去遊玩時,經過北極殿,見到許多人在那兒跪拜。他走上前去,將神像的手摺斷。引起村民極大的不滿。孫達成老先生為了息事寧人,拿出十兩銀子來修復神像。孫中山見在家鄉呆不下去,於是到香港繼續求學。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港英政府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在廣州行醫期間,常常與尤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廣州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邊加上水字旁,成為“汶”,以示貶損。這,便奠基了中國革命,也就是辛亥革命的輝煌前景。
辛亥革命,是中國幸事,而孫中山,這一位偉人,發起了它。
我的心,此刻被震撼了。紅色疾風,仍在強勁地吹拂我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