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讀《蘇東坡傳》有感1800字

2024-04-09 4 [ 讀後感 ]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一個詩、文、詞、書、畫都已登峰造極的人,一個擁有豐富多彩的一生的人,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的人。他至始至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精神,即使是在被貶、誣陷和被囚禁時。這樣一個人怎能不讓我敬佩?怎能不讓世人敬佩?這幾天,我品讀了林語堂先生的一本著作——《蘇東坡傳》。“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生活寄於風雨,襟懷奉於蒼生。”這正是書中所講述的蘇軾波瀾壯闊的一生。它使我沉迷其中,並略有所悟。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與世人眼中不一樣的蘇東坡。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副圖畫和四個繁體的字——蘇東坡傳。那幅圖畫則是當代著名畫家範曾先生的作品:《蘇東坡赤壁吟嘯圖》。只見蘇軾站在赤壁岸邊,背後是滾滾的浪花。他的衣襟隨風飄起,彷彿正在感受歷史的滄桑。畫上還書有一首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個簡潔的封面有著濃濃的古風氣息,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蘇東坡的豪情。帶著一種敬畏和敬佩的心情,我翻開了這本書。

蘇軾的青年時期還算比較順利,他努力減輕變法給人民帶來的負擔,他在徐州治理洪水,在杭州整治西湖。但他的人生到了壯年就開始了轉折。因為他反對王安石變法,被御史彈劾,幸而仁宗的皇后喜愛蘇東坡的詩與文采,在臨終前還留下了不要為難蘇東坡的遺言,皇帝也無殺他之意,於是他被寬恕貶謫黃州,但他還是在獄中度過了四個月。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他的後半生也過得不好,連續數次遭貶,甚至要自己耕作維持生活。但他的樂觀絲毫不減,還遊歷做詩,創造美食,也經歷過磨難,就這樣奇特地了此一生。

“唐宋八大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三人,他們三人被稱為“三蘇”。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還是蘇軾。從小到大,我學過無數蘇軾的詩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寫的是多麼美妙的楊花!還有那首中秋詞,《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篇文章的標題便是出自《定風波》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最後,還有我最喜歡的兩首詞——《江城子》,一首寫的是豪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首寫的是思念,“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八大家中的另一奇才,歐陽修,曾說過:“讀蘇東坡來信,不知為何,我竟喜極汗下。老夫當退讓此人,使之出人頭地。”要知道,當時的學者都懼怕歐陽修的意見。他還對他的兒子說過:“記著我的話,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這句話後來果然應驗了,在蘇東坡逝世後十年,真的無人再談論歐陽修,大家都在談論蘇東坡。當他的著作遭朝廷禁止時,還有人在偷讀。後來,他的字畫碑文賣到了數十萬錢。當金國入侵時還專門索取蘇東坡的書畫作品,因為他的名聲早已傳到塞外的異族之邦。蘇軾,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啊!

話說,他還愛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黃州豬肉賤,因此他還寫了一首打油詩:“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道菜極其簡單,清水和豬肉,加醬油,用文火燉煮就行了。還有“東坡湯”,用兩層的鍋,米飯在菜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芥菜。他還有做魚的方法,用冷水洗淨鯉魚,抹上一點鹽,裡面塞上白菜心,放入煎鍋,放幾根小蔥白,半熟時放姜、鹹蘿蔔汁和酒,快好時放橘子片,完工。我看到這些又一次肅然起敬:被貶了還有心情去做菜、創造菜吃。

他的為人是大度又樂於助人的。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下面的故事。一個人欠錢不還,被告到了蘇東坡那裡,一問欠錢的原因,原來春天下雨,那人的扇子賣不出去,於是蘇軾在扇子上題了字畫,不一會兒就賣光了,那人自然感恩戴德。還有一個怕遭到官府盤剝,惡人搶劫的書生借用蘇軾的名氣在盤纏上寫下了一張有蘇軾和蘇轍名字的紙條,被抓到蘇軾面前後,蘇軾真寫了一張字條和一封信,讓他把信交給蘇轍,讓他儘管放心,被抓到皇帝面前都沒事!一是樂於助人,二則是寬容、大方,不計較別人的盜名。蘇東坡不愧深得民心!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其實是艱難困苦的。就因為宋朝當時的一道規定,官吏在任意一個地方的任期都不得超過三年,又因為他的被貶,他去過全國十幾個地方,例如徐州、杭州、密州、蘇州、定州、英州、汝州、黃州、廣州、惠州。而且,他的一些敵人仍在對他進行打壓,比如說李定、鄧綰、章惇。他們讓蘇東坡一次又一次地降官,還把他貶到了當時還不是中國領土的海南。即便如此,他的性格又一次震撼了我。他在那個地方還在做墨汁,燒松木獲取灰時差點把房子點著了,但他也毫不在意。試問誰能做到這一點?

也許在蘇東坡的心裡,始終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信念。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他依然堅定。就像那句詞:“任敵圍困千萬重,我自巍然不動。”面對挫折,只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就能度過一切難關。經歷過坎坷、曲折、磨難的人,才能成為有用之才,才能被銘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畏艱險,奮力前行,這就是蘇東坡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愧是一個豪放派的詞人,歷經風霜,可是,風霜,誰怕?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