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照耀中國

2024-04-02 5 [ 讀後感 ]

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 ——題記

窗邊,微風習習,一個世界靜止在這裡,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當今社會,繁華盛世,我們,中國青年,正處於條件無比優越的新時代,正跨上充滿希望的新徵程。可是,百年前,中國是一個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弱國。如今,手捧《紅星照耀中國》,我慶幸,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歷史交於我們的使命,是何等厚重!不可辜負!

《紅星照耀中國》初次閱讀,驚其出自外國人之手——埃德加·斯諾。他是一名美國記者,面對國際中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誤解與偏見,斯諾決定親自冒險去中國紅區進行採訪,瞭解中國共產黨的真實生活。他一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貢獻,彌留之際,他在病床上用生命最後的力量說出:“我熱愛中國。”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我最喜歡的是那群認真負責、樂觀開朗、生機勃勃的青少年,他們有著屬於他們的名字——紅小鬼或者少年先鋒隊。作者在白家坪時,對他們用了不禮貌的“喂”來稱呼,得來的卻是不予理睬,後來在李克農的提醒下,急忙改口稱“同志”,才足以得到兩位“紅小鬼”的原諒;還有在保安,一位十三四歲的小通訊員,是少年先鋒隊的“花花公子”,擔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諾寫錯而影響外國同志對紅軍的印象,親自寫下自己的名字並希望得到斯諾的保證;在檢查過路的旅客時,幾名一定要拿到彭德懷簽署的路條才肯放彭德懷本人離開的少先隊員。他們可愛善良、耐心勤勞、勇敢堅強,有的甚至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吃過無數的苦,他們的樂觀堅強是當時“紅色中國”未來的希望!

在這本書出版後,他寫道:“這本書,從實際意義上講,這些故事是由中國革命青年所創造、所寫下······這是他們的書。”中國青年為了中國的復興流血犧牲的無數,比如陳延年、陳喬年,他們是笑著走到最後的青年英雄,他們展現了青春最美的姿態。不同時期,不同時代,我們有著比他們更為舒適和幸福的環境,是他們為了付出生命所希望看到的盛世——國之強大,人之幸福。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才是一個國家最美的風景、最大的希望。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我們在這美好的新時代,歷史其厚重的責任,要有我們來擔當。無論歲月曾經如何悲涼,誰能拉住他的衣襟?在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我們能做的,一是珍惜,二是奮鬥!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穿越吳國
下一篇: 我與周瑜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