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我的小夥伴在樓下的庭院裡玩“你畫我猜”的情形,至今仍使我記憶猶新。
那天晚上,微風習習,我們相約來到庭院,由我向他們介紹遊戲規則:“兩人為一組,我是裁判。我向一個人出示詞語,那個人用動作比劃出來給另一個人看,如果猜不出來,有兩次機會可以說‘過’。每組每輪總共有一分鐘的時間。”
首先是姐姐和妹妹,姐姐來比劃,妹妹來猜。
我給姐姐看的第一個詞是老虎。姐姐五指張開,手指彎曲,張開嘴巴,四腳著地,向妹妹那跑去。妹妹百思不得其解,過了一會兒,才終於說出了答案,但就剩下20秒了。
我又拿了一個詞——爬上山。姐姐比了“三”這個數字,又跑到樓梯那邊一格一格走了上去。妹妹猜道:“爬樓梯。”我搖了搖頭。妹妹思索半晌,大聲回答:“爬上山。”一分鐘後遊戲結束,總共說對了兩個詞,笑容洋溢在她們的臉上。
接著是哥哥和弟弟,弟弟來比劃,哥哥來猜。
第一個詞是兔子。弟弟一看,顯然沒有被難倒,他迅速趴倒在地,一蹦一跳,憨態可掬。哥哥一看就說:“小兔子。”我搖搖手,“兔子。”哥哥有些著急。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沒有再成功過。一分鐘到,他們只對了一個。哥哥有些悶悶不樂。
最後是妹妹和哥哥,哥哥來比劃,妹妹來猜。
第一個詞是猴子。哥哥靈機一動,比劃了一個孫悟空的動作。妹妹脫口而出:“猴子”。第二個詞是跳舞。恰巧,哥哥在這時候聽到了附近傳來的音樂,便跳起了舞。果不其然,妹妹心領神會,說出了正確答案。我又拿出一個詞是高大,只見哥哥把手指到自己頭上,又把自己的手向兩側划動。還沒比劃完,妹妹就說出了答案:“高大!”“對啦!”我大聲叫道。
最後,哥哥和妹妹毫無懸念地獲得了第一名。
遊戲使我們獲得快樂,而這次經歷也讓我懂得了,做事要開動自己的腦筋靈活思考,還要學會與他人配合。遊戲如此,生活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