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父母、老師就教育我們:“一粒米變成飯,來的不容易!”吃飯要吃乾淨,不能浪費糧食。也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以前的人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故事,就覺得有點太不可si議了。而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住在城市、遠離農村,從不缺衣少食,更不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或許有人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而我想到的卻是把雙腳浸泡在稻田裡,把功勞寫在大地上,把稻香留給人們、解決一個國家14億人吃飯問題的大功臣!他不是明星,而是我心中的巨星——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
5月22日下午,我在電視上看到了袁隆平爺爺逝世的噩耗。看到新聞的那一刻,竟忍不住鼻頭一酸,眼圈瞬間變紅。我感到非常難過,德高望重的院士袁隆平爺爺還是離開了我們。
袁隆平爺爺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事業,他曾說過:“搞研究的人就不怕失敗,怕失敗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著自己的理念,本該頤養天年的袁爺爺卻依然堅持在科研的第一線,不忘初心,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影片回顧著袁隆平爺爺的生平事蹟,袁爺爺還說過:“我有兩個夢,一個夢就是高產、更高產,就是‘禾下乘涼夢’,這是真正做到的夢,在我們高產雜交稻穗下乘涼。第二個夢就是雜交稻走出國門,覆蓋全球,讓雜交稻為世界的糧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看完袁爺爺的事蹟,我非常震撼,感觸頗深。91歲高齡的袁爺爺還在努力地去實現夢想,而正直年少的我們還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樸高尚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數十億中國人民心中的神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得您,您是我們子孫後代永遠不會忘懷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