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爸爸總是帶著我看打仗的影視劇,我總是吵著鬧著要換臺,爸爸就偏讓我看。雖然很排斥那些血腥場面,但又耐不住爸爸“威逼利誘”,直到今年清明節,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祭掃先烈活動,我才懂得爸爸的良苦用心。
那天,天空灰濛濛一片,山尖籠罩著層層霧氣,細細的雨絲飄落在我們的頭髮上、衣服上。同學們排著長長的隊伍整裝待發,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揚,十分鮮豔。“清明時節雨紛紛”腦中剛回想起這句詩,我們便在其他班級羨慕的目光中坐上了大巴車,踏往東至縣烈士陵園的路途。
一路上,我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歌聲盪漾在車廂裡。一時間,飄揚的歌聲,嗒嗒的雨打玻璃聲,汽車的鳴笛聲,奏成了一首和諧的交響曲。
到達目的地,一下車,“烈士陵園”四個大字便映入眼簾,我彷彿看見“烈士”們昔日英勇奮戰的場景。一個個陡峭的階梯,如同一道道戰場的劫難;一棵棵蒼翠的樹木,如同一個個挺立的戰士,是那樣莊嚴、堅韌。
懷著敬佩的心情,我們在烈士紀念碑下莊重宣誓,敬獻花籃。儘管雨點打落在我們的身上,但我們依然邁著堅定的步伐祭掃了烈士墓碑。當看到墓碑上寫著“無名烈士”時,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當看到一位烈士年僅18歲時,惋惜之情油然而生。
活動雖結束了,但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戰爭年代,他們吃野菜、挖樹皮、啃草根,冒著炮火,英勇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為的是人民能過上幸福的日子。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衣食無憂,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我們難道不該努力學習,爭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嗎?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堅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