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洛老家的院壩邊,有一棵古老的丹桂,方圓上百里的人們都知道。桂樹種於何年何月何日已經無從查考,但距當地80多歲的王老伯講,他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桂樹就是這個樣子,寨上很多人都說老桂樹的樹齡不低於300至500年。老家那個村原來叫桂花大隊,後來與原河塘、竹園兩村合併為河塘村,2007年改名為桂花村,就是根據老桂樹命名的。因此,老桂樹聲名遠揚,不少人慕名前來觀賞。
老桂樹樹冠覆蓋面約有200多平方,四季常青,枝繁葉茂,高達30餘米。每年8月中秋開花,金黃色的小花如繁星點點,花開季節清香四溢,幾里路開外就可以聞到飄香,前來摘桂花的人絡繹不絕。有的摘花去裝枕頭,有的摘去泡酒,有的摘去泡茶,不論是摘去做什麼,對人都很有益處,因為清香的桂花可以提神醒腦,解除疲倦。那時,只要桂花一開,老桂樹就要遭殃,開花的樹枝被折得光禿禿的,著實讓人心痛。看到有人折樹枝,祖母每天都要打招呼,不準折樹枝,為保護老桂樹,花費不少的精力。
祖母健在時,曾和我們說過,方圓百里都沒有這麼大的老桂樹,屈指一算,上百里內的桂樹都是他的小輩子,一棵老桂樹從不同的方向各長出三株古樹,每株都有合抱粗。省林校的老師曾來看過老桂樹,準備把老桂樹買到林校種植,當時出價10萬元,可那是我們村的標誌,但不論價格多少,父親都沒同意賣。父親說:“雖然我們家裡缺錢,但老桂樹是我們村子裡的標誌,出多少錢都不能賣”。父親退休以後,一直在老家居住,對古桂樹的保護更加細心。古桂樹裸露在外面的樹根,父親一撮一撮地挖來泥巴全部蓋上,使樹根得到保護,更好地為桂樹輸送營養。
別看古桂樹年高,可它卻煥發著不老的青春,不論寒冬酷暑,古桂樹仍然枝繁葉茂年年花香;不論是東南方還是西北風,也不論是風霜雨雪烈日暴曬,它從不低頭折腰。它不與白花爭春,卻默默地用自己深沉的綠葉為春天點綴,把白花襯托得更加嬌豔,讓春天更加熱烈而美麗,它沒有果實,卻用金黃清香的小花裝飾碩果累累的秋天。在炎熱的夏季,老桂樹茂密的綠葉組成的樹傘,默默地為幹活勞累的人們遮擋驕陽,自己卻承受著驕陽炎考的痛苦;秋天,金黃的小花如點點繁星,把清香送到人間,讓沉甸甸的秋天香氣撲鼻,沁人心脾,心曠神怡。冬天,老桂樹綠意長存,堅守著春的據點,充滿著春的希望。想起這些,我對老桂樹油然而生敬意。
離開家鄉已經三十多年了,但老桂樹那四季常青的綠葉,青翠欲滴的樹幹,金黃的小花在我的腦海裡永遠。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在老桂樹的陪伴下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讀小學和初中期間,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割草打豬草完成以後,我拿上語文、政治爬上桂樹,背課文和政治,書上涼風習習,微風拂面,清新涼爽,增強記憶,直到黃昏才收書回家,每次考試都能考出好成績,各方面都有進步。如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光悄悄地流逝,我走出了村莊,走上了工作崗位,對老桂樹產生了難忘之感。
現在,老桂樹已被林業部門列為保護物件,人們對老桂樹的保護意識已得到了增強,老桂樹不再受到攀折和傷害。在我的人生路上,老桂樹的奉獻精神一直鼓舞著我,讓我堅定了事業的進取心,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工作儘量幹好,生活上儘量平淡,與世無爭,與人為善。時刻用老桂樹的啟示鞭策自己,踏實工作,淡泊名利,多做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的事情。老桂樹!我心中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