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靜靜的池塘裡,總是少不了那優美的綠影——荷花。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詩人們都會讚賞她們,使她們原本美麗的身姿有添了一份可愛。
在周敦頤的《愛蓮說》的映襯下荷花顯得更是一位君子;荷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難道不是一位君子的品行嗎?不和他人同流合汙,即使在那個時候,只有周敦頤獨愛蓮,他也正像文中的蓮花,是一位君子。
蓮不是隻可以觀賞的,從《愛藕說》中我在知道蓮有多大的用處。蓮在《本草綱目》中被李時珍稱為“靈根”,不僅可以止瀉、止痛、散瘀、生肌,還有其他的許多功效。在蓮無私的為人們奉獻時,可有誰關注過那委身於水下的她;在蓮無私的為人們奉獻時,人們僅僅看得見眼前他們的好處,可有誰關注過蓮奮力生長卻被人們割下食用的痛楚。蓮如同一位母親,無私的為我們奉獻。
還記得前人的一句詩嗎:“莫嫌一點苦,便擬棄蓮心”,蓮的心是苦的,但是你們是否看透了這美麗的蓮花的背後,她也是經歷過多少痛苦,才有了現在美麗的身姿。我們工作、學習也不如此麼?想要取得工作、學習上的成功,沒有蓮子這樣的“苦心”是不行的。
蓮,有著這麼多的好處,可世人卻沒有多少喜愛她的,喜愛的人們都是君子。我也要成為君子;像蓮那樣經歷過風雨之後,肯定能絢麗的綻放。
雲南大學附屬中學初一:饒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