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時,對未來的設想是推著一車雪糕,邊賣邊吃;七歲時,對未來的憧憬是躺在花園的海洋,邊讀邊追求理想。九歲時,對未來的嚮往是遊歷世界,傳遞和平資訊;十歲時,對未來的期望是賺很多錢,資助貧困地區;十一歲時,對未來的祝福是世界沒有戰爭,沒有硝煙,沒有疾病。
童年如夢如煙般的過去了,我深深地呼吸,回想那些在成長中走過的路,中間瀰漫著辛酸,也洋溢著芳香。曾經多少個白天,多少個黑夜,我們在書籍的海洋盪漾,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也不知道多少個黎明,多少個黃昏,我們歷盡了風風雨雨,迎接著一個個初升的太陽,一條條暴風雨後的彩虹。
我沒有莎士比亞的文筆;我沒有伊麗莎白女王的財富;我沒有猶太人的智慧,但我有對的美好憧憬。
從我獨立思考寫作的那一刻起,筆下流淌的文字就是我成長的最好證明。我無法抗拒手中的筆盡情地揮霍,我知道生命是短暫的,但是,我們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奇蹟。
二00六年,我十二歲,對未來的設想還在摸索,但我相信,只要透過努力去實現,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當有一天,有人問起我的青春,我便能驕傲的抬起頭,告訴她,我的整個青春都有鮮花陪伴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