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一流的教學能手讀後感】
我常常希望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所以經常上網找一些名師的書買來看。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就下手了,書名叫《做一流的教學能手》。這本書是特級教師林華民教所寫,雖然他是一箇中學教師,但書中提到的108個教學主張卻是每一個層次的教師都適用的。這本書共分“清新實用的教學理念”“獨特高效的教學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學技巧”“真實動人的教學案例”“與眾不同的教育主張”等五個部分,針對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務“更新觀念、轉變方式、改革制度”進行了生動形象的闡述,特別是對新課程追求的課堂教學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眾多易操作的課堂實戰技藝。透過生動的語言,簡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議,為引導廣大教師尤其是新教師更快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的實戰技法,走愉快的教學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書中的每一個主張都讓我受益匪淺。例如他認為“簡單的才是美麗的”。一節好課、一節高效的課、一節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課,一定是一節簡約的課。可以說,判斷一位教師教學前途的大小,可以用一個字來衡量,那就是“簡”。如果一節課需要教師講的內容越來越少,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說的話越來越少,需要教師“教”的學生越來越少,那麼這樣的課就是簡約的課,就是好課,這樣的教師離“教學”就只有一步之遙了。如果一位教師的教學不是越來越簡單而是越來越複雜,那這位教師離變成“庸師”就不會太遠了。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感悟到決定一位教師工作成就的不僅是他的兩基素質,更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決定一位教師教學生活幸福與否,不僅在於其所在學校的教育環境,更重要的是教師個人的工作觀、人生觀與教育觀,即幸福決定於觀念。
【篇二:做一流的教學能手讀後感】
讀林老師《做一流的教學能手》收穫很多。
常見的16種課堂:最可怕的課堂是教師唱獨角戲,最乏味的課堂是教學方法單一,最失敗的課堂是平均用力,最低效的課堂是教師代替,最沮喪的課堂是學生睡覺,最無能的課堂是教師動怒,最忌諱的課堂是點名批評,最討厭的課堂是教師拖堂,最反感的課堂是教師“罵堂”,最生動的課堂是互動互助,最活躍的課堂是學生搶答,最和諧的課堂是人格平等,最成功的課堂是信心樹立,最高效的課堂是當堂練習,最迷人的課堂是“五聲”響起,最有價值的課堂是感悟人生。最討厭的課堂是教師拖堂。
課堂上看見同學們臉上的笑容,看見同學們認真的表情是我最大的滿足。因此,精練的語言與簡明的教程,應成為教師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永恆追求。這本書讓我最喜歡的也是受益匪淺的更是自己的課堂上所欠缺的就是他講的我們得共同重溫自然美的原則,那就是“簡單的才是美麗的”。一節好課、一節高效的課、一節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課,一定是一節簡約的課。如果一節課需要教師講的內容越來越少,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說的話越來越少,需要教師“教”的學生越來越少,那麼這樣的課就是簡約的課,就是好課,這樣的教師離“教學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高效課堂:在追求高效課堂的今天,上面給了我一盞指明燈,讓我明白了,課堂上,這三要素必須有所體現,不然我就會走上“滿堂講”或“滿堂考”的極端現象。現在想一想,以往的“滿堂講”不僅費力而且學生還樂於易接受,是耗力有無效地課堂。現在,我上高效課堂實踐中,我體會到了,學生們在教師少講、學生多練的課堂上,學生們的個性的達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們在互學時的投入,在交流中的激勵,在課堂測試中的認真,都使我難忘。在學習中,我還認識到,我的課堂上還缺少激勵課堂原則。以往,在課堂上,我不會用激勵性的評價激勵學生們學習,只是一味的“責備”,只要學生稍有不足,我就會大聲呵斥,課堂上真成了我“訓斥人的場所”。因此,學生們都很怕我,不願和我接近,也更不會與我說心裡話,我也失去了走進學生心靈深處的機會,以至於把握不好學生們的思想動向,造成工作中往往出現被動現象。
總之,這本難得的好書,我將會繼續研讀下去,不管是三遍、四遍……我要把它當成我工作中的標尺,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篇三:做一流的教學能手讀後感作文】
近日拜讀了特級教師林華民所著的《做一流的教學能手》一書。該書清新實用的教學理念,獨特高效的教學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學技巧深深地吸引了我。雖然該書是針對中小學教師所著的,但我認為它對於幼兒教育同樣有借鑑作用。
文中所提的幾點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性教學原則。
林華民說:我國缺少諾貝爾獲獎者,可歸究於我國教育是缺乏個性的教育。就幼兒教育而言,我們不能採取整齊劃一的教育方式,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我們要尊重幼兒,使每個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提倡課堂中的互動互助
課堂中的互動互助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互助。尤其它指出的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助給我印象深刻,它能幫助幼兒之間解決疑難,營造一種互助和諧的班級氛圍。
三、最乏味的課堂是方法單一
方法單一使得課堂教學變得乏味,以致孩子不專注於教學活動,或自娛自樂,或昏昏欲睡。尤其對於年齡較小的幼兒,方法單一更使課堂教學對它們失去了吸引力。
四、最低效的課堂是教師替代
教師替代即所謂的“一言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是教師在說。
【篇六:做一流的教學能手讀後感】
暑假中,我再次拜讀了林華民《做一流的教學能手》中的部分篇章,受益匪淺。
《最無能的課堂是教師動怒》這一篇章使我感觸很深。林老師在文中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動怒,是教師課堂缺乏經驗與管理無能的表現。的確,現在的孩子都和聰明,最會察言觀色,琢磨教師的性格特徵。如果教師富有個人魅力、經驗豐富,學生則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如果教師是位缺少經驗的教學新手,不善於藝術地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久而久之,個別調皮的學生就會故意為難老師,讓教師在課堂上手足無措。因為,教師氣急敗壞的樣子,正是調皮搗蛋學生所希望看到的結果,這可以實現他們“引起全班同學關注的”心理滿足。
我認為教師要避免在課堂上動怒,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的課堂違規行為不使用生硬的態度,不使用嚇唬人的姿勢,不使用諷刺性、挖苦性、侮辱性的語言。二是為調皮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教師要懂得調皮學生學習成績不怎樣、需要得到老師與同學關注的心理,要為他們儘可能地提供更多的課堂表現機會。三是與學生融為一體。積極參加到與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跟學生做朋友。
林老師還談到,要想成為課堂組織能力良好的老師,就必須在課堂上做到恩威並濟,藝術地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學習與紀律問題。教師過分軟弱與過分嚴肅都不利於在學生心中樹立較高的信譽。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動怒,是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與課堂管理無能的表現,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教師應有課堂戒怒的意識。即使偶爾在學生面前生氣,也不應該面對多數無辜的學生。比如,遲到的是個別學生,如果遲到的學生還沒到教室,教師就面對全班學生大發雷霆,那是對早到者的不敬。因為在課堂上經常動怒或罵堂的教師,是無法樹立自己在學生心中的信譽的;而缺乏信譽的教師是不可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
這本書中還讓我受益匪淺的,也是我的課堂上最需要改進的就是“簡單的才是美麗的”的自然美教學原則。我清楚地明白了:一節高效的好課一定會是一節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課,也一定是一節簡約的課。我們要重視在課堂上養成“惜言如金,惜時如金”的習慣,精煉教學語言,消除課堂廢話,提高設計問題的質量,課前要準備充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簡約教學程式,不能單純追求課堂的多樣與花哨,增加可有可無的教學環節;不人為地拔高教學要求、增加教學難度,讓學生的學習迴歸常態化、自然化。貫徹簡約課堂原則,但簡約不等於簡單,那種上課“隨便講幾句”,放任學生漫無目的地“自由學習”的課堂是低效的課堂。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盡量去改變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多運用透過創新的有效地教學理念,多滲透林老師的寶貴的教學經驗,讓學生學的輕鬆並學有所獲!
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做一流的教學能手”,是我們每個人美好的願望和不懈追求的目標,而《做一流的教學能手》這本書提供的教學理念、教學技巧,給我指明瞭努力地方向,我會腳踏實地的實踐、反思、提高,精心地上好每一節常態課,把書中介紹的理念、方法作為長期的教學要求來提醒自己。
【篇七:做一流的教學能手讀後感】
讀了《做一流的教學能手》一書,受到了強烈的震感,書中作者給出了他所研究的“課堂教學三要素”並進行了精闢的闡釋,並在結尾處強調貫徹個性教學原則是正確處理兩個關係--“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和“講解與指導”的關係。
在現階段,我國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必須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課堂上的“快速指導”能力。這裡提供一個高效課堂公式:高效課堂=精練的講授+恰當的練習+有效的指導
這裡所說的“講授”“練習”與“指導”應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可稱之為“課堂教學三要素”。如何正確應用以上這一“高效課堂公式”,是教師能否有效貫徹“個性教學原則”的關鍵所在。
貫徹個性教學原則,並非提倡把教師的主要課堂時間與精力用於指導個別學生,而是要求教師正確處理“面向全體、關注個體”的關係,正確處理“講解與指導”的關係。
回顧自己的課堂,有沒有給學生留有“空白”自我消化,有沒有給部分學困生“悉心”指導(有時三尺講臺就成了一節課的全部活動場所),有沒有讓學生真正的相互討論(不僅僅是學困生向學優生請教問題,更應該有兩者相互的思維碰撞)。
我不得不問“我的課堂有個性”嗎?這裡的個性是自我個性的外洩,還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個體個性?
讀完這一節,完全顛覆了我對“個性課堂”的認識。以前的我認為“個性課堂”應該首先是老師有個性,教學風格有個性,最好搞成學生崇拜,嘖嘖驚歎,爭相模仿。我還曾為我的學生同事很難接手而沾沾自喜。現在,我發現我是如此的無知和“井底之蛙”。原來我自己的所謂的“個性”風格卻是與教育科學性背道而馳的,是一廂情願的“左傾”思想。真正的個性教育應是以教師的智慧和個性點燃學生的個性。有個性的課堂應是能激發每一個學生個性的課堂。只有學生的個性得以形成、彰顯、發揚才是教育個性化的真正詮釋。教學的主體永遠是學生而不是老師。長久以來,我一直在口頭上這麼說,卻在行動中往相反的方向“努力”的做著,還很得意的做著!
《做一流的教學能手》收錄了特級教師林華民老師的108個教學主張。這是一本充滿教育智慧與課堂實戰方法、專門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講座式、案例式教育專著。它以生動的語言與真實的案例,闡述了作者對教學的獨到見解,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提供了“108條生動的、易操作的課堂教學建議”。本書共分“清新實用的教學理念”“獨特高效的教學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學技巧”“真實動人的教學案例”“與眾不同的教育主張”等五個部分,針對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務“更新觀念、轉變方式、改革制度”進行了生動形象的闡述,特別是對新課程追求的課堂教學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眾多易操作的課堂實戰技藝。本書所提出的“新課堂教學十大原則”“課堂教學五種地方觀”“衡量教師的十把標尺”“課堂教學的十種方法”“課堂教學的八條建議”“課堂教學的八先八後”“課堂教學的雙重要求”,以及100句源於作者教學實踐的教學感悟等,透過生動的語
言,簡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議,為我們更快地掌握課堂教學的實戰技法,提供了有益的指導。是值得我們拜讀的好書。透過生動的語言,簡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議,為引導廣大教師更快地掌握課堂教學的實戰技法,走幸福的教學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怎樣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呢?我覺得教師首先要精心備課,每節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這節課要完成哪些內容達到什麼目標;其次是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有時間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圍繞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可以提出少而精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其四,再次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閃光的地方加以鼓勵,持之以恆,學生會更喜歡閱讀思考,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