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讀後感

2024-02-07 4 [ 讀後感 ]

【篇一:一座城池讀後感】

讀完韓寒的《一座城池》,我長長地撥出了一口氣。可是心卻怎麼也輕鬆不起來,人性中醜陋、中國現實社會中不均衡、一些年輕人的盲目、一些官員的腐敗、一些社會的病態,在他的《一座城池》裡表露無遺。

兩個誤認自己犯罪殺了人的“逃竄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生活,然後經歷這個城市裡的人生百態,看到這座城池裡的黑暗。

這就是故事的情節,雖然十分簡單,可是卻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桶,裡面裝著各色各樣的垃圾,灰色的生活,灰色的人生。沒有希望的,卻又讓人常常想入非非的世界。充斥著的永遠都是無法言訴的、幽默下的沉重,讓人捧腹大笑之餘,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結尾,雖然顯得有些倉促,但是對無政府主義的描寫,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脫離規則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縛那麼世界就會亂套。韓寒想表達的也許是,人沒有絕對的自由可言,絕對的自由並不能存立,尤其是對於中國人本性裡有這樣適應自由的基因,如果給他們絕對的自由,那麼他們所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後果是不能預計的。

一座城池,一個畸形社會的縮影,韓寒強烈地抨擊構成社會主題的小居民的低素質。本書大量描寫了發生一系列事故後“圍觀者”的心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大榮公寓樓下的雜貨商店發生的火災,群眾關心的是看消防車怎麼滅火,而不是火是不是會燒著人。在原本很小的火災中,以一個老太婆的一臉盆水的潑出而結束了這場火災。而群眾居然想出了以老太婆擾亂治安來制止老太婆繼續救火。在大火撲滅之後,消防車為了不讓圍觀看如何滅火的觀眾失望,居然開起消防龍頭,而之後十秒鐘人群的散開又預示著什麼。這一連串精彩的描寫不禁使我搖著頭想著眼前的一切。

韓寒的《一座城池》用幽默的語言去刻畫令人沉重憂傷的社會縮影,正如韓寒親自提筆寫的序言:這部快速而緩慢的,幽默著憂傷的小說,純粹的是不需言多餘的序言的。

【篇二:《一座城池》讀後感】

韓寒的書,零零散散看了幾本,雖然那時我正在迷九把刀,但對於韓寒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接受。

《一座城池》可能不是眼中最好的,但卻是最諷刺的,每次笑過後留下的無奈和哀嘆,就好像春節鞭炮後的濃煙,揮之不去。

記得看完書跟朋友去逛街,無意路過一家著火的小店,於是看到那一群群圍觀的人臉上好奇或者擔憂的表情,還有些期待,頓時覺得人生就是一個玩笑,是上帝手中的木偶線,之前還在說韓寒的小說過於譏諷的,我除了沉默找不到第二種話語。或許,這個社會就是那樣低俗,大家在庸庸碌碌中都期望有些驚喜有些意外,有些茶餘飯後的話題。

八卦誕生,緋聞出現。越是不為人知的事情大家越是討論得不亦樂乎,而所謂的真相,早已被眾人踩在腳下。

就好像多年前聽到的童話故事,多年前語文課本上對社會的讚美,政治課上老師對未來的暢想,所有兒時遮掩社會的面紗,如今在一本書中被硬生生扯落。

《一座城池》,看看也無妨,只是看過後,能得到什麼能反省什麼才是真正需要自己體會的。

如果某天我們真的像城池一樣滅亡,還能怨天尤人麼?

【篇三:《一座城池》讀後感作文】

佩服作者,小說刻畫了三個主人公,我、健叔和公安局長的兒子王超,還有兩個配角工業大學藝術系的藝術家和他女友“永久妹妹”,另外還有主人公“我”回憶當中的同桌“男排”以及他女友“盆腔炎”,還有主人公“我”的女友“A”和“C”等。

描寫了“我”和“健叔”大學期間以及剛畢業後艱難的為了生計和“躲難”到處奔波的經歷,透過人物之間的對話,簡單而有力同時又深刻揭示了社會的現狀,而且這些現狀好像已經司空見慣。有很多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而且令人拍案叫絕,最起碼我就是這樣的。

本人能回憶起來的故事情節有幾個,跟大家分享一下:

1、200元買了一臺電視機,睡覺做夢被警察以“銷贓罪”抓獲,在警局力和警察就罰款的問題討價還價,最後還戲劇性的刷了卡買單,還交了信用卡消費稅。真是令人笑掉大牙,不過確實反映出了一些現狀。

2、“健叔”不小心傷到眼進醫院求醫的過程,由於剛吃過飯又加上車開得飛快他們幾個趕到醫院都嘔吐了,醫生竟然什麼都不問把他們三個當做腸胃病來治療,最後弄明白是眼睛的問題之後,叫眼科醫生過來時竟然說在打牌,由於還沒有贏過一把所以就不起來,最後只好等到眼科醫生贏了一把才過來看病。——現在的醫院不知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3、“掃黃打非行動”。先定下日子做宣傳“某月某天要掃黃”,等到檢查那天所有的相關部門(公安局等)都做好了準備,同時一些被檢查單位(夜總會、髮廊等紅燈區)也都做好了準備,甚至媒體(報紙)也做好了準備,凌晨的掃黃行動在黎明的報紙上就能看到諸如“全市所有娛樂場所無一發現涉黃現象”的標題。——標準的面子工程,相關部門配合得天衣無縫。

4、王超講“凌志妹妹,賓士妹妹等幾大校花”,“男排”和“盆腔炎”的故事也反映了現在學校的現狀。作者的用詞非常棒!例如:“女大學生,聽著多性感的稱呼,知識就是財富啊!”、“大學旁邊的旅館生意特好,這裡的顧客要求很低,不管房間的朝向和光線,有沒有電視機都無所謂,只要有床就行了,甚至有沒有床都無所謂,只要有門就行了。”——對文字的駕奴真厲害,短短數語,含義深刻。

5、“消防隊救火的故事”。樓下雜貨鋪失火後,所有人都圍觀,消防隊半天才來,火馬上就要滅了才去撲,最後贏得功勞;“市區南部大爆炸”後整個城市都在瘋搶處於無政府狀態。等等也揭露了社會各界最醜陋的一面。

本人文筆實在太差了,遠不能寫出作者那種感覺,只有自己看了才能理解,才會拍案叫絕。

時間不早要睡覺了。有看過的朋友們也可以分享一下感受。

【篇四:一座城池讀後感】

剛開始看《一座城池》時,僅僅只是因為上課實在是太無聊了,找點事兒做而已。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記得高中時有一本韓寒的新書出版,有個同學買了之後,大家都瘋狂的傳閱。膽子小的下課後看,上課時就交給膽子大的同學看。當然,期間我也看了一點,就記得挺有意思的。我一直都以為是這本書,等我看完了才知道原來是《光榮日》,不過看了也還覺得不錯,還是韓寒一貫的文筆幽默,言辭犀利。

老實說,讀完了之後也沒太大印象,因為總是斷斷續續的看著。總是在早上去上課的時候才開啟手機,一點一點的看,而其它時間是不看的,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學期壓根兒就沒有下午的課。當然,這種少課的日子其實也是很難熬的,不上課也是很空虛的,尤其對於像我這樣沒什麼自覺性的學生。斷斷續續的看到一半時,就認認真真的看起來了,兩次就把剩下的一半看完了。大概也是因為最近突然覺醒,發現自己還是該多讀點書的好。最近受了點打擊,第二次參見日語二級的考試,結果發現自己這幾個月以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體現在試卷上。這讓我心情相當的低落,雖然我知道自己的的確確是有進步的。至於在什麼方面,就不得而知了。我這個人是越接近考試越是放鬆,到快考試了基本上就不看書了。而當其他人考完都覺得輕鬆的時候,我卻更加緊張了,因為不考試就不知道自己其實還差得遠。

對於這本書前半部分,我是真的記不大清楚了,後半部分倒是還算清晰。整體來說,全書都包含這無處不在的笑點,手法十分幽默搞笑,而對於社會現實及人性醜惡的批判又是十分犀利的。書中的搞笑情節雖然略顯不合實際,例如大榮公寓外的雜貨店著火時圍觀的群眾的興奮,以及大雪之後橋邊看車滑進溝裡的群眾的娛樂心理。但正是這種誇張的表現,將群眾的愚昧,社會的冷漠,以及人心的醜惡都表露無遺。

有一點,我一直都不明白,韓寒高中的都沒畢業,而他書卻寫的都是大學的生活。大約他也收集了不少資料,或是進行過類似的考察吧!整個書中,我連主人公的名字也不記得,大概是因為他是以第一人稱出現,感覺像是在講故事一樣,而往往聽故事的人注意力都只是在故事本身。反而健叔這角色我是印象十分深刻,大概是因為整本書他都沒有完整過,總是一瘸一拐的。而且有還真有點本事,至少懂點電腦方面的技術。再就是王超這個角色了,這也跟現在的大形勢有關,因為至少他是個官二代。現在不就流行拼爹嗎?我倒是覺得真沒什麼意思,也跟我拼不起有關。按照很多吃上葡萄的人話來說,這就叫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書裡的笑點,讓我突然明白,一件事縱然不搞笑,若是重複多次也就十分搞笑了。例如,健叔一行人吃過從行為藝術家那裡弄來的雞之後,去醫院的情形。第一個人吐的時候,我沒有笑,但是後來幾個人接二連三的吐,甚至連醫生都吐了,我實在就忍不住了。再就是,王超開車過橋那段兒,連續來了幾個不好意思,敲錯門了,的確是讓人條件反射的笑出來。

而書中對女性的描寫的確是有貶低的嫌疑,這也跟當今的實際情況分不開。雖然不能說所有的女生都是那樣,但至少是有這種情況存在,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尤其是那段描寫四大妹妹時,賓士妹妹的賓士車送去修了之後,飼主(我想可以這樣表達)又送了輛桑塔納2000給她,而賓士妹妹是很不情願的開,也不好意思開進學校裡。之後,就有了養女人就像養狗一樣,啃過骨頭之後,就不願再回去吃狗糧的說法了。雖然,言辭略顯歧視,我還是覺得說得有些道理。

從某一點來說,我是不得不佩服,韓寒的思維的確與常人不同。我知道那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他看問題的角度,的確讓我有點自愧不如,或者說是太不是一個水平了

【篇九:韓寒《一座城池》讀後感】

晚上有同事請吃飯,但是買單的人得晚點才能到所以我們去逛了趟超市,發現超市裡居然還有幾排書架索性瀏覽一番,竟然有韓寒的兩本新書,《就這麼漂來漂去》和《一座城池》,隨便翻了一下覺得前者比較疑似寫真集,而後者有著極其簡約的封面,於是我拿下了那座城池!

吃飽喝足鳥獸散之後之後看了會兒碟,不得要領,索性連電腦都沒關就矇頭睡去,當時大概還不到八點,一覺醒來之後還不到十點,期間似乎接過一個電話,於是用鍵盤關閉電腦之後開始攻克城池!說一句題外話,我的滑鼠已經癱瘓了大約兩個月,其後我一直用鍵盤做著各種有限的操作,如今早已到了人鍵合一的境界了,我懷疑BillGates現在知道的快捷鍵都沒我多,可以無論我知道多少快捷鍵都快捷不出一套簡單實用少耗資源的作業系統來!

一口氣攻下這座城池之後窗外的馬路已經停止了喧囂,偶爾駛過的車輛總是會不合時宜的打破這種難得的平靜,馬路註定就不是用來平靜的,就好像這部小說一樣!首先我得說我非常喜歡書中提到的那幾個夢境,如果這些夢境確有其事的話那麼我會更加高興,至少我不是唯一一個自曝夢境的人!語言的風格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調侃,在我的詞典裡調侃就是以調戲的口吻侃大山的意思,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詞典,其中定義因人而異,有的人會認為你講黃色笑話是下流的,有的人會認為你想牽她或他的手是下流的,而有的人認為只要自己沒有去扒你的衣服那就都不能算是下流的,這些又是題外話了!小說中有三個專職無業人員,生活在一座荒唐而又平凡的無名城市,由此可見,如今荒唐已經墮落為一種沒什麼個性的屬性了!三人中總是很殘疾的健叔無疑是其中核心,這是一個單純得也有些荒唐的年輕人,也就是說單純到了一種平凡的地步,跟很多人一樣,只是很多人都不會有像他那樣的齊豫,哦,應該是奇遇。單純的人總是會讓我有由衷的親切感,比如文中的那個“我”回憶裡的同桌和C,該同桌是男的,擅長跳遠,死於自殺;C是女的,擅長單純,死於回憶!關於死亡,我如今的要求已經越來越低了,以前巴不得自己最好能有個國葬或者聯合國降半旗的待遇,但是現在覺得那幾乎可以作為我曾經單純的證明,我現在只希望在我死去的時候不要受到太多的折磨最好是在不知不覺中停止心跳,而且沒有人會因為我的死感到悲傷,這樣顯得比較有始有終首尾呼應!在這座城池裡大多數人和死人也沒有太多區別,今天跟昨天一樣,明天也會跟今天一樣,屍體就是這樣,昨天會比今天新鮮一點,而明天會比今天更腐爛,多麼絕望的論調!絕望就像是“我”時常會去光顧一下的那片意識流般的樹林和圍牆,充滿著若即若離的不確定性,你想了解但是永遠都做不到!越是做不到的事情往往越是讓人嚮往,就好像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找一個校花做女朋友,所以絕大多數人會嚮往校花,於是他們的幸運之處是永遠也不會真正的絕望!好了,不想再這樣東拉西扯了,沒完沒了那就成了葛優,我還是省省吧!

最後要說的是書中仍然會有一些能讓我發笑的好玩情節,我感激一切能讓我真正發笑的人和物,而且我仍然要故作清高的把這種小快樂跟所謂的娛樂劃清界限!全民娛樂的社會其實是一個全民SM的社會,不管是S還是M,都是在用一些並非自己想要的東西去表達一些並非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來滿足一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慾望來達到一個並非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但是渾然不覺,這讓我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了,美好得連SM這種事情都這麼有禮有節!

【篇十:一座城池讀後感】

從他出道一直到現在都是喜歡的,喜歡他的叛逆,他思想的天馬行空。從他的文字中不難發覺,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對這個世界有他獨到的領悟。

這些年,他在不斷的成長,他的文字不華麗,卻很能刺傷人,用幽默的筆法去諷刺這個世界的黑暗,世人的荒繆。

不斷得做他想做的,讓我們這些有著和他相同的叛逆,卻沒有勇氣去背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父母,我們那些堅守著的原則的人對他羨慕不已。

可韓寒他有的並不只是這些,他一直在追求,追求他的夢想,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就這麼漂來漂去》寫的,人有喜歡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

他寫作,他賽車,他一直在做他喜歡的事。

在他這本新書裡,一座城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一直崇拜的錢鍾書老先生的《圍城》,錢老是韓寒喜歡的一位作家。有時候能在他的文章裡看出一些錢老的影子,錢老號稱過目不忘,是一位思維敏捷的作家。韓寒的思維也很敏捷。

一座城池看過來,韓寒所要表達的,我想他個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寫,把他這些年來的感悟寫出來,這些感悟無法用言語來述說,只能把它們穿插在這個有些沉重的故事裡面,人性中醜陋,中國現實社會中不均衡,一些年輕人的盲目,一些官員的腐敗,一些社會的病態,在他的這部新書裡都表露了出來。

看過了,明白了,很沉重,很沉重,像心裡某個一直堅守的東西一下坍塌,那個城堡垮了,像他書裡最後那一聲巨大的爆炸。將人性中所有的醜陋釋放出來的爆炸,只剩下茫無目的的奔跑,想逃避,逃避生活,逃避這個病態的社會。

宣傳時說這是他寫作的一個里程碑,我想大概也是,這些年來他成熟了不少,他不會再那樣赤露的去批判什麼不好,什麼好,畢竟他已經23歲了,不小的年紀了,更都是感悟,對生命的感悟。

他在書裡描述的愛情,大多都是與金錢掛鉤的,可是他並沒有就這樣認為所有的愛情都是不純潔的。

在書中的主人公與c的那段的講述中,他描述了一個單純的小姑娘和一個有點傻的小子,故事是那樣的單純,讀來讓人感動。

還有他的同桌“男排”和“盤腔炎”的那段愛戀,也是一種純潔的愛情。

韓寒筆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哀的,林雨翔,鐵牛,還有那個小和尚,以及這本書裡的建叔,“我”,王超,可以說整本書的人物都是帶悲劇色彩的。

人的悲哀在於你處於悲哀之中,你還什麼也不知道。

韓寒筆下的人物大多都是這種樣式的,其實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裡,社會中有許多。他筆下的世界可以說就是一個縮影。

一座城池,大概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兩個誤認自己犯罪殺了人的“逃竄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生活,然後經歷這個城市裡的人生百態,看到這座城池裡的黑暗。

整個故事大概就是這麼簡單的情節。

可是蘊涵著的那些是永遠無法言訴的,幽默下的沉重,讓人捧腹大笑的時候,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結尾,雖然顯得有些倉促,但是對無政府主義的描寫,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脫離規則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縛那麼世界就會亂套。韓想表達的也許是,人沒有絕對的自由可言,絕對的自由並不能存立,尤其是對於中國人本性裡有這樣適應自由的基因,如果給他們絕對的自由,那麼他們所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後果是不能預計的。

如果看完了也只是一笑而過,那文學的意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就沒有必要了。`

我們更多的是要思考,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社會的弊端。

我們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要怎樣才不讓這個社會不是病態的。

韓一直在揭露我們的社會,我們教育,我們的人生追求,我們這個社會上一些自私自利人的醜態,很形象的把它們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讓我們去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城池裡面。每天都有許多的事情發生,都有很多的問題去面對。人活著的方式都有所不同,那麼我們該怎樣活,混沌著,墮落著,亢奮著,還是前進著,我們需要不斷的去詢問自己。韓的這本書,他也許只是把他心裡想寫的都寫下來,並沒有想到要告訴我們什麼。可是我們要從文學作品的本身看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要怎樣,那麼這樣一篇作品的意義才能更為深刻。

喜歡臺灣導演,蔡明亮的一句話,說,一個導演要是知道自己拍的是什麼,那麼這部片子就不是好片子。

我們寫文章寫小說,是自己內心的審查,是寫給別人來看的。也許讀者看不到我們要表達的東西,但是他能從作品中找到他自己需要的東西,那麼這片作品也就具有意義了。

年輕的看到盛開,年老的看到衰敗。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即使被誤解,也是好的。

我相信大家看過這本書後,多少都會有些感想。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也許就是給了我們個機會去審查我們的內心,思考我們的世界和生活。

一座城池,這是怎樣的一座城池,各種各式的人,自私是人的本性,在這個城池裡,在韓寒的筆下都一絲不掛的裸露出來了,血淋淋的,讓人心情沉重,這本書好笑的情節言語不少,可是怎麼都讓我沉重。一個畸形社會的縮影。

個人認為韓寒的這本書是他所有的書裡內蘊最豐富的一本書。

我希望我愛的韓寒能在以後的寫作和賽車方面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同時希望每個看過這篇文章的萌友,能夠在自己的生活裡,做出更好的事情。不要混沌的過日子。不要過於自私,有些奉獻精神。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