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觀後感

2024-02-07 5 [ 觀後感 ]

寒假期間我閱讀一部小說——《格列佛遊記》,該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誇張的手法,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奇遇的故事。並且該部小說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英國曆史上的的兩黨爭權,對後人起到一定的反省作用。

這部書的作者是喬納森〃斯威夫特,他是英國18世紀初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這部書充滿了奇異的想象和童話色彩,諷刺十分辛銳而又深刻,諷刺的同時也隱藏著作者一種苦澀而又熱切的憂世情懷。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格列佛英國醫生因為海上遇難二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惠駰國在這四個國家的經歷,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以及英國資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裡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我想看過2012感動中國的人應該對一個老人印象非常深刻,白芳禮老人,從1987年開始,老人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在十多年的時間裡老人先後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現如今老人已經離開了我們,然而正如他女兒所說:“他沒給我們留下什麼錢,可留下了好多精神財富,這就是最大的財富。”照常理,像他這樣的古稀老人不僅無須再為別人做什麼,倒是完全應該接受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可他沒有,不僅絲毫沒有,而是把自己僅有的能為別人閃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並且燃燒得如此明亮,如此輝煌! 這就是人的價值!

慧因國是由許許多多這樣善良無私的組成的社會集體,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人與人之間少一點隔閡,多一些寬容,多一點奉獻。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