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我做完了作業,開啟電腦,看了《學道德模範,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這個影片,感受很深,讓我十分受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段話就是影片的主題。以文言文的形式把孔子、端木賜的對話展示給觀眾,並把《易》中的句子表現出來。只要天下的人都做好事,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美麗。
片中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關於一個八十一歲的老人的故事。別看他只是個老人,可全世界上,對他說過“謝謝”的次數是最多的!這個老人就是義務指路十年的謝亮老爺爺。他站在大街小巷裡高舉著“義務指路”的牌子,為人們無私地服務。這牌子上的四個字,不只只是簡單的文字,而是能表達精神的所在地。終於有一天,謝亮爺爺暈倒在了地上,並住進了醫院。他躺在床上,想:還有誰能為我舉起牌子呢?他緩緩地走出了大門,迎接他的是無數純潔的笑臉,前三個孩子舉著“義務指路”的牌子迎向謝亮爺爺。原來,四面八方的人們聽到了這個訊息,已經有很多人在行動了!
這是一個全國七十一個縣市的榮譽市民,又是一個全國五十一所中小學的名譽校長,他,就是——陳游標!陳游標叔叔從事環保行業,身下有幾十億財產。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各個貧困學生中投資數幾十億的財產幫助他人。可誰知道,他小時候是怎樣的。為了減輕家庭壓力,小陳游標利用暑假的時間賣白開水,一分錢一碗。開學了,當他看見自己的同學沒錢買課本時,他捐出了賣水的錢。陳游標叔叔小時候就有了這一習慣。
在生活中,這樣助人為樂的事有很多。有一回,我坐公交車時,親眼看到了一個好人在讓座:“大媽,坐這兒吧!”溫柔的嗓音讓人驚訝。“謝謝你!年輕人!”
片中,謝亮老爺爺和陳游標叔叔的事蹟令我感動。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讓我們一起“學模範,誦,做有德之人”吧!相信我,助人為樂永遠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