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今天,我和媽媽去看了一部電影,是馮小寧拍攝的甲午大海戰》,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講述了少年鄧世昌和一群福州船政學堂的學員們赴英國的皇家海軍學院求學,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後和學員們駕駛著各自的祖國購買的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鐵甲艦駛回祖國,組建了北洋艦隊,保衛著祖國的領海,在後來的中日甲午海戰中,因為李鴻章的討好,本應該用來購置軍艦的六千萬兩白銀竟被用來修頤和園!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導致了我們在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其實到了後來,日本國力衰敗,國庫空虛,只要再堅持一個月,他們就會由於後勤補給困難,肯定潰敗。我們竟連一點打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無能的清政府於是派了李鴻章去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將遼東半島、臺灣半島割讓給日本,並賠償白銀二億五千萬兩!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四千萬兩,全國人民不吃不喝,不用一分錢也要好多年才能還清,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就這樣白白流失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非常氣憤,既恨當時的清政府多麼腐敗、無能、一心只想貪圖享樂,不顧國家安危,可憐那麼多的年輕學子,一心精忠報國,卻被日本打的潰不成軍。同時,我也想到自古以來落後就要捱打,要想在世界上有尊嚴,不受欺侮,就要自強、自新,我們國家現在的面貌已今非夕比,與一百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與世界強國還有差距,這就靠我們這一代人好好學習,長大建設祖國,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世界強國,讓世界各國都對我們中華民族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