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部微電影《95分的煩惱》。這部電影雖然只有二十分鐘,可卻完整的敘述了一個故事:
主人公張彤彤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單親家庭,他的成績並不理想。他由於家裡很貧窮,他們家裡沒有一臺電腦。一天,由於家裡沒有電腦,他被人笑話,於是他跟爸爸打了個賭:只要他英語考滿95分,爸爸就給他買一臺電腦。為了考滿95分,他開始了為考滿95分而奮鬥。他把空餘的時間都放在了背單詞上,下課時,回家時,別人出去玩時……就連別人請他去打電腦遊戲也不去了,就一直要背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考滿了95分。可是他前天晚上聽到爸爸為了買電腦而借錢的電話後,就在考卷發下來的那天,他就跟同學換了一張65分的卷子。在家裡,他還被爸爸打罵,可同學的爸爸發現了卷子不是真的,把卷子換了回去。他也得到了電腦。
主人公張彤彤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為了給爸爸省錢,竟然想放棄自已的電腦,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我為了買到自已的東西,總是要和爸爸媽媽提條件,直到他們同意。我沒想過要為父母省錢,這一點我不如張彤彤。
“一個人要對另一個人好,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會說出來的。”沒錯,好並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