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氣,天地長存——楊業功紀念館遊記

2024-02-06 4 [ 日記 ]

今天我早早就起床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去秋遊了。我們將徒步從學校出發,去往楊業功紀念館。一路上,我們嘰嘰喳喳,像一群快樂的小麻雀,邁著輕鬆的腳步向前飛奔。可走著走著,我們就感覺有些吃力了,肩上的揹包似乎也越來越沉重。終於來到稽靈山公園,立刻聞到草木的清香,使人精神為之一振,大家在空地上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風景和家中預備的美食。

在稍作休整之後,我們向著目的地——楊業功紀念館進發。遠遠望去,楊業功紀念館依傍著稽靈山公園,周圍的樹木鬱鬱蔥蔥,門前的廣場空曠平整,整個紀念堂顯得非常的莊嚴肅穆,門口還有兩位解放軍叔叔在執勤。

進入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用漢白玉雕刻的塑像,是楊業功將軍在行軍禮,他身後的裝甲車上載滿了導彈,看起來好不威嚴。整個展廳以“奉獻、創新、務實、自律”的四種精神為主線,分為八大部分,分別講述的是楊業功將軍的忠誠使命、矢志打贏,勤學善思、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無私奉獻。

我們隨著講解員阿姨的引導緩緩走入展廳,大家都認真的聆聽講解,觀看宣傳片,參觀珍貴圖片及英雄遺物。一件件展品、一幕幕感人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咦,這是什麼,裡怎麼還有泡麵”原來,這是楊業功將軍的“三件寶”:大衣、水壺、泡麵。他說:“衣能禦寒,水能解渴,面能充飢。”他把這三樣物品裝在行囊中,只要他接到命令,就能立刻出發。楊業功將軍用這三件看似尋常的東西告誡著我們:“勤能養廉,奢必喪志”,我們生活在條件優越的新時代,要時刻牢記艱苦奮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少年。

楊業功將軍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家人也同樣如此。他父親住院,醫院要免去住院費,他堅決不同意,硬是交齊4200元住院費。他弟弟想在部隊找一份工作,他卻讓弟弟立即回鄉下老家,他不願意家人佔公家一點便宜。在他2003年的述職報告裡,他坦然亮出自己的家底,他寫道:“我家四口人如今都拿工資,我的月收入有3000多元,家裡月收入有6000多元,總存款是年年上升,現在已達到30萬元,屬於較高收入水平的小康家庭。”他敢於公開自己的收入和存款,證明他謹守著清正、廉潔、節儉的本分。從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述職報告裡,我感受到,這是一位坦坦蕩蕩,一身正氣的好將軍。

楊業功將軍常自稱為“清貧的富翁”,他平時不抽菸、不喝酒,生活的標準很低,工作的標準卻非常的高。最令我感動的,是楊業功將軍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一二一……出發……”,在他生命的最後,在他記憶的最深處,仍然是沙場點兵,這足以表達了他對軍隊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誠。

遊覽的時間過的很快,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紀念館。回去的路上,同學們都有些沉默,也沒有再大呼小叫“路程太遠,走的太累”之類的話。大家似乎都在思考著,我們該如何向楊業功將軍學習,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不畏艱辛、不貪圖享樂,能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