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榧子

fěi zǐ

榧子
榧子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榧子
藥材拼音 fěi zǐ
藥材別名 榧實、玉山果、赤果、玉榧、香榧、枝子
英文名稱 Chinese torreya
功效分類 驅蟲藥
藥用部分 紅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乾燥成熟種子。
(動)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25米。一年生枝綠色,二至三年生枝暗綠黃色或灰褐色,稀微帶紫色。葉螺旋狀排列,扭曲成二列;葉片線形,長11~25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凸尖,上面深紫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中脈兩側各有一條與中脈帶等寬的黃白色氣孔帶。花單性,雌雄異株,雄球花圓柱狀,長約8毫米,雄蕊多數,各有4個花葯;雌球花無柄,成對生於葉腋。種子核果狀,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4.5厘米,熟時假種皮淡紫褐色,有白粉,頂端微凹,基部具宿存的苞片,胚乳微皺。花期4月,種子翌年10月成熟。
產地分佈 生於溫暖多雨的黃壤、紅壤及黃褐土地區。為我國特有樹種。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貴州等省區。亦有人工栽培。
採收加工 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除去肉質假種皮,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厘米,直徑1.3~2厘米。表面灰黃色或淡黃棕色,有縱皺紋,一端鈍圓,可見橢圓形的種臍,另端稍尖。種皮質硬,厚約1毫米。種仁表面皺縮,外胚乳灰褐色,膜質; 內胚乳黃白色,肥大,富油性。氣微,味微甜而澀。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歸肺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作用 殺蟲消積,潤肺止咳,潤燥通便。屬驅蟲藥。
臨床應用 用量內服:煎湯,15~50克,連殼生用,打碎入煎;或10~40枚,炒熟去殼,取種仁嚼服。用於鉤蟲病、蛔蟲病、絛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肺燥咳嗽,大便秘結。
藥理研究 驅鉤蟲。日本產榧子Torreya nucifera 含生物鹼,對子宮有收縮作用,民間用以墮胎。
化學成分 種子含54.3%的脂肪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74.88%。
使用禁忌 脾虛洩瀉及腸滑大便不實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十二指腸鉤蟲、蛔蟲、蟯蟲等:榧子(切碎)30克,使君子仁(切細)30克,大蒜瓣(切細)30克。水煎去滓,每日3次,食前空腹時服。(《現代實用中藥》) ②治寸白蟲:榧子日食七顆,滿七日。(《食療本草》)
上一味中藥材: 鶴蝨
下一味中藥材: 南鶴蝨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