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苦玄參

kǔ xuán cān

苦玄參
苦玄參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苦玄參
藥材拼音 kǔ xuán cān
藥材別名 苦參、苦地丁、苦玄參、苦苣苔、苦參苣苔、苦玄參苣苔、苦苣、苦參苣、苦玄參苣、苦玄參苦參苣苔
英文名稱 Bitter scrophularia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玄參科植物苦玄參Picria fel-terrae Lour.的乾燥全草
(動)植物形態 草本,長達1米,基部節上生根。枝被短糙毛。葉對生,卵形,有時近圓形,長達5.5厘米,寬達3厘米,先端急尖,邊緣有圓鈍鋸齒,上面密被粗糙短毛,下面脈上有糙毛,側脈約4~5對,葉柄長達1.8厘米為。花序總狀,有4~8花。花梗長達1厘米,花萼長圓狀卵形,在果時長達1.4厘米,側方2片近線形,花冠白或紅褐色,長約1.2厘米,花冠筒長約6.5毫米,中部稍細縮,下唇寬闊,長約6.5毫米,上唇直立,長約4.5毫米,基部很寬,向上變窄,近長方形,先端微缺。蒴果卵圓形,長5~6毫米。
產地分佈 生於海拔700~1400米的疏林中或荒野。主產於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
採收加工 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 鬚根細小,莖略呈方柱形,節稍膨大,多分枝,長30~80厘米,直徑1.5~2.5毫米,黃綠色,老莖略帶紫色;折斷面纖維性,髓部中空。單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卵圓形,長3~5厘米,寬2~3厘米,黃綠色至灰綠色;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鈍鋸齒。葉柄長1~2厘米。全體被短糙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裂片4,外2片較大,卵圓形,內2片細小,條形;花冠唇形。蒴果扁卵形,包於宿存的萼片內。種子細小,多數。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肺經、胃經、肝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煎湯內服,外用適量。用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喉痺,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損傷,癤腫,毒蛇咬傷。
藥理研究 1.中樞抑制作用:從苦玄參中提取的苦玄參甙製成1%濃度,按50毫升/千克腹腔注射可顯著延長硫賁妥鈉(50毫升/千克)對小鼠的睡眠時間;並能明顯減少小鼠醋酸扭體的反應次數,提高熱板法小鼠的痛閾值;地西泮(安定)試驗表明,苦玄參甙可明顯減少激怒小鼠的格鬥次數,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表明苦玄參甙具有中樞鎮靜、鎮痛和安定作用。 2.抗菌作用:將苦玄參的水浸膏經95%乙醇沉澱,醇溶部分再轉溶於水,先以乙酸乙酯抽出(部位A),再以乙醇乙酯:95%乙醇(3:1)抽出(部位B),水母液為部位C,及苦玄參水煎液經抑菌譜試驗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八疊球菌、蠟狀桿菌、枯草桿菌均有抗菌作用。與一般抗菌植物藥相比,效價較強,抗菌譜也較廣。 3.抗癌作用:苦玄參根提取物B部分,具有抗艾氏腹水癌的作用,對小鼠S180實體瘤的抑瘤率為34.8%-56.1%。
化學成分 苦玄參有效成分主要為四環三萜苷類和黃酮類化合物,還含苦玄參甙ⅠA、ⅠB、Ⅱ,苦玄參甙元(picfeltarraegenin)Ⅰ-Ⅵ,苦玄參酮。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 1.治感冒高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腸胃炎,痢疾,胃熱痛,肝炎:苦玄參15克。水煎,分3次調白糖服,每日1劑。(《中國民族藥志》) 2.治腮腺炎:苦玄參全草15克。煎服。(《中國民族藥志》)
上一味中藥材: 土大黃
下一味中藥材: 板藍根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