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青礞石

qīng méng shí

青礞石
青礞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青礞石
藥材拼音 qīng méng shí
藥材別名 礞石
英文名稱 lapis chloriti
功效分類 重鎮安神藥
藥用部分 變質岩類礦物黑雲母片岩Biotite Schist及綠泥石化雲母碳酸鹽片岩Mica Carbonate Schist by Chloritization的復礦巖。
(動)植物形態 青礞石,形態上通常呈現為不規則的塊狀或碎片狀,表面多為灰黑色或灰綠色,質地堅硬而沉重,觸控時有明顯的細膩感,且常常伴有星星點點的金色或銀色閃光,這是其獨特的礦物學特徵。
產地分佈 產於河南、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黑雲母片岩主產於河南省新鄉地區,綠泥石化雲母碳酸鹽片岩主產於浙江省醇安地區。
採收加工 礦物採挖後,揀淨雜石,除去泥土。
藥材性狀 黑雲母片岩:為鱗片狀或片狀集合體。呈不規則扁斜塊狀或長斜塊狀,無明顯稜角。褐黑色或綠褐色,具玻璃樣光澤。質軟,易碎,斷面呈較明顯的層片狀。碎粉主為褐黑色鱗片,有似星點樣閃光。氣微,味淡。   綠泥石化雲母碳酸鹽片岩:為鱗片狀或粒狀集合體。呈灰色或灰綠色,夾有銀色或淡黃色鱗片,微帶珍珠樣光澤。體松,易碎,粉末為灰綠色鱗片和顆粒,片狀者具星點樣閃光。遇鹽酸產生氣泡,加熱後泡騰激烈。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鹹。歸肺經、心經、肝經。
功效作用 墜痰下氣、平肝鎮驚。屬安神藥下屬分類的重鎮安神藥。
臨床應用 用量3~6克,多入丸、散。用治頑痰膠結、咳嗽喘急、癲癇發狂、煩躁胸悶、驚風抽搐。
藥理研究 本品能促進陽離子交換,產生吸附作用,故有攻痰利水作用。臨床可用於治療食管賁門癌梗阻和癲癇等症。
化學成分 含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鐵、氧化鐵、二氧化銻、五氧化二磷、氧化錳、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等。尚含鉛、鋅、銅、鎳、鉻、鈷、釩等多種無機元素。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陰虛燥痰者及孕婦忌服。
配伍藥方 ①治中痰並一切痰症:礞石(煅,乳淬)60克,大黃(九蒸)60克,沉香30克,半夏(姜、礬制)60克,陳皮60克,黃芩(酒制)60克。為末,陳米糊為丸。綠豆大。每服9克。(《惠直堂經驗方》礞石化痰丸) ②治大人小兒食積成痰,胃實多眩暈者:礞石21克,火硝21克(同研炒,以火硝過性為度),枳實、木香、白朮各60克。共為末,紅曲60克為末,打糊丸梧桐子大。每早服9克,白湯下。(《方脈正宗》) ③治百日咳:青礞石27克,白礬9克,芒硝18克。共為細末,分30份,每次1份,每日3次。(《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 ④治婦人食癥,塊久不消,攻刺心腹疼痛:青礞石(末)0.6克,木香(末)0.3克,硇砂(不夾石者,細研)15克,硃砂(細研)0.3克,粉霜(研)0.6克,巴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0.9克。上藥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二丸,取下惡物為效。(《聖惠方》礞石丸) ⑤治一切積,不問虛實冷熱酒食,遠年日久:青礞石(研)60克,滑石(研)30克,青黛15克,輕粉9克。上同研勻。每服3克,麵湯調下,急以水漱口。未服藥前一日,先吃淡粥,至晚服藥;候次日晚未動,再服1.5克,取下惡物,更以湯粥將息二三日,如是無積,藥隨大便下,並無所損忌,次日將息。(《普濟方》礞石散)
上一味中藥材: 紫石英
下一味中藥材: 磁石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