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滑石

huá shí

滑石
滑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滑石
藥材拼音 huá shí
藥材別名 液石、夕冷、活石、生滑石、飛滑石、白滑石、畫石
英文名稱 talc
功效分類 利尿通淋藥
藥用部分 矽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Talcum的礦石。
(動)植物形態 為矽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產於含鐵、鎂高的矽酸鹽岩石中。
產地分佈 分佈於遼寧、山西、陝西、山東、江蘇、江西、浙江等省。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開採。採挖後,去淨泥土,沙石等雜質。
藥材性狀 扁平形、斜方形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白色、黃白色或淡藍灰色,具蠟樣光澤,薄片半透明或微透明。質較軟而細膩,條痕白色,指甲可刮下白粉,手摸有滑膩感。無吸溼性,置水中不崩解。無臭,無味。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淡。歸膀胱經、肺經、胃經。
功效作用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外用祛溼斂瘡。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尿通淋藥。
臨床應用 用量10~3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用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溼煩渴、溼熱水瀉,外治溼疹、溼瘡、痱子。
藥理研究 滑石粉外用對發炎或破損面板組織有保護作用,內服可保護髮炎的胃腸道黏膜而鎮吐止瀉,含能阻止毒物在胃腸道中吸收,但在腹部、直腸和陰道等處可引起肉芽腫。此外,滑石粉對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及腦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含水矽酸鎂,此外,還含有氧化鋁等。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或熱病津傷,或腎虛滑精者均禁服。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黃等分,上二味,治下篩。酒服2克,日三服。(《千金要方》) ②治膏淋如油:甘草9克,滑石60克,海金沙24克。為末,每服6克,麥冬湯調下。(《鮮溪單方選》) ③治小便不利:滑石30克,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30克。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6克,頻服,以通為度。(《聖惠方》滑石散) ④治伏暑,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心神恍惚:辰砂9克,滑石180克,甘草30克。上為細末,每服9克,不拘時,白沸湯調下。(《奇效良方》辰砂益原散) ⑤治小兒體熱痱瘡:滑石末90克,白礬灰30克,棗葉120克。上藥搗羅為末。先以溫漿水洗瘡。後取藥敷之。(《聖惠方》滑石散) ⑥治婦人面上粉刺:滑石15克,黃蠟3克,巴豆五個。上各為細末,每用少許,如常法洗面。(《普濟方》) ⑦治口瘡:滑石、膽礬各30克。上二味搗研為散,每用3克,以綿裹含,吐津。(《聖濟總錄》滑石散)
上一味中藥材: 冬葵子
下一味中藥材: 豬苓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