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yè yóu
藥材名稱 | 桉葉油 |
藥材拼音 | ān yè yóu |
藥材別名 | 桉油、藍桉葉油、尤加利油 |
英文名稱 | oil of eucalyptus |
功效分類 | 辛涼解表藥 |
藥用部分 | 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或同屬其他植物的葉經水蒸氣蒸餾得到的揮發油。 |
(動)植物形態 | 大喬木,高達十餘米。樹皮常片狀剝落而呈淡藍灰色;枝略四稜形,有腺點,稜上具窄翼。葉二型:老樹著生正常葉,葉片鐮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且略偏斜;幼株及新枝著生異常葉,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卵形,無柄抱莖,先端短尖,基部淺心形;兩種葉下面均密披白粉而呈綠灰色,兩面有明顯腺點。花通常單生葉腋或2~3朵聚生,無梗或有極短而扁平的梗;萼筒有稜及小瘤體,具藍白色蠟被;花瓣與萼片合生成一帽狀體,淡黃白色,雄蕊多數,數列分離;花柱較粗大。蒴果杯狀,有4稜及不明顯瘤體或溝紋。 |
產地分佈 | 多為栽培。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加工 | 秋季採葉,用水蒸氣蒸餾,所得揮發油用乙醚萃取,用無水硫酸鈉脫水後回收乙醚,即得桉葉油。 |
藥材性狀 | 桉葉油為無色或微黃色澄清液體;有特異芳香氣,微似樟腦,味辛、涼;貯存日久,色稍變深。本品在70%乙醇中易溶。 |
性味歸經 | 性平,味辛、苦。歸經無。 |
功效作用 | 疏風解熱、祛溼解毒。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9~15克;外用適量。用治感冒、流感、腸炎、腹瀉、面板瘙癢、神經痛,並可治燒傷、除蚊蟲。 |
藥理研究 | 葉水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較強抑菌作用,其抗菌作用與所含的沒食子酸等有關。藍桉醛對致癌性啟動基因Eb病毒活化具有較強抑制活性。藍桉中所分得的Ea-Ej等10種成分具抗炎活性,葉水煎劑浸泡兔耳Ⅱ度燙傷面,可使燙傷鄰傷組織炎症減輕,區域性壞死減輕。桉葉油10%~20%混懸液具區域性麻醉作用。此外,還具抗氧化作用。 |
化學成分 | 含揮發油,桉葉油中主成分為:β-桉葉素、α,β,Y-松油醇、δ,β-蒎烯、醋酸松油脂、香橙烯。此外,尚含枯茗醛等多種成分。又含蘆丁、槲皮素、槲皮苷、桉樹素、鞣質、樹脂及苦味質等。 |
使用禁忌 | 桉葉油對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消化道炎症、潰瘍患者慎用。 |
配伍藥方 | 桉葉油蒸汽吸入:將幾滴桉葉油加入熱水中,蓋上毛巾,將臉部靠近水面吸入蒸汽。桉葉油的揮發物可以舒緩呼吸道炎症,緩解咳嗽、鼻塞等症狀。 桉葉油按摩:將適量的桉葉油稀釋後,塗抹在患處,輕輕按摩。桉葉油的抗炎和鎮痛作用可以緩解肌肉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桉葉油溼敷:將桉葉油加入溫水中,用紗布或毛巾浸溼後敷在患處,保持一段時間。桉葉油的抗菌作用可以幫助消滅面板上的細菌,對於淺表性創傷、面板感染等有一定療效。 桉葉油薰香:將幾滴桉葉油滴在香薰燈或香薰石上,透過香氣的揮發,起到舒緩神經、提神醒腦的作用。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