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川續斷

chuān xù duàn

川續斷
川續斷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川續斷
藥材拼音 chuān xù duàn
藥材別名 刺芹兒、山蘿蔔根、黑老鴉頭、和尚頭、山蘿蔔、川斷、滋油菜、川蘿蔔根、鼓錘草
英文名稱 teasel
功效分類 祛風溼強筋骨藥
藥用部分 川續斷科植物川續斷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 Ai.的根。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主根l條至數條,圓錐狀。莖直立,具6~8稜,稜上有刺毛。基生葉羽狀分裂,具長柄;莖生葉對生,柄短或近無柄。葉片羽狀分裂,中央裂片最長,橢圓形或寬披針形,頂端漸尖,有疏粗齒,兩側裂片1~2對,兩面被短毛。頭狀花序圓形,總苞片數枚,窄線形,被短毛,苞片倒卵形,頂端有尖頭狀長喙,被短毛;花萼淺盤狀,具4較深的齒,齒間有數個小齒;花冠白色或淡黃色,基部有較短細筒,頂端4裂,裂片2大2小,外被刺毛;雄蕊4枚,伸出花冠外,花柱與之等長,子房包於小總苞內。小總苞4稜,頂端有微齒,淡褐色。瘦果。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佈 生於土壤肥沃、潮溼的山坡、草地。分佈於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除去根頭及鬚根,用微火烘至半乾,堆置“發汗”至內心變綠色時,再烘乾。
藥材性狀 圓柱形,略扁,有的微彎曲,長5~15厘米,直徑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稍扭曲或明顯扭曲的縱皺及溝紋,可見橫裂的皮孔及少數鬚根痕。質軟,久置後變硬,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墨綠色或棕色,外緣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黃褐色,導管束呈放射狀排列。氣微香,味苦、微甜而後澀。
性味歸經 微溫性,味苦、辛。歸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屬祛風溼藥下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 用量6~1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用治腰膝痠軟、風溼痺痛、崩漏、胎漏、跌撲損傷。
藥理研究 川續斷浸膏對動物在體和離體心臟均有明顯正性肌力作用;對潰瘍有排膿、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作用。動物實驗證明,的抗維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化學成分 川續斷含三萜皂苷及其酯苷。根含生物鹼和揮發油,揮發油有較強抗菌能力,油中主要有乙基丙酸酯、4-甲基苯酚等。
使用禁忌 惡雷丸。
配伍藥方 1.腎虛腰痛:川續斷、杜仲各9克,狗脊、菟絲子各12克,水煎服。 2.風溼關節痛:川續斷、牛膝、防己、老鸛草各12克,水煎服。
上一味中藥材: 扶芳藤
下一味中藥材: 海風藤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