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路路通

lù lù tōng

路路通
路路通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路路通
藥材拼音 lù lù tōng
藥材別名 楓實、楓木上球、楓香果、楓果、楓樹球、狼眼、九空子、狼目、聶子
英文名稱 play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功效分類 祛風溼強筋骨藥
藥用部分 金縷梅科植物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成熟果序。
(動)植物形態 喬木,高達40米。樹皮灰褐色,粗糙,有皮孔。單葉互生,葉片寬卵形,常3裂,幼枝及萌發枝的葉多為掌狀5裂,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葉柄長3~7厘米;托葉線形,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柔荑花序,無花被,雄蕊多數,花絲不等長;雌花為球形的頭狀花序,直徑1.5厘米,有花23~43朵,花序梗長,萼齒5,鑽形,無花瓣,子房半下位,2室,胚乳多數,花柱2,柱頭彎曲。蒴果多數集生成頭狀球形果序,直徑2.5~4.5厘米,表面有由宿存花柱及子房周圍的苞片變成的刺狀物,蒴果長橢圓形,下部藏於花序軸內,成熟時頂孔開裂。種子有發育不完全和發育完全兩型,前者佔多數,多角形,細小,黃棕色,後者長圓形而扁,具翅,褐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佈 生於平原及丘陵地帶。分佈於我國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採收加工 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藥材性狀 聚花果,由多數小蒴果集合而成,球形,直徑2~3厘米。基部有總果梗。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多數尖刺及喙狀小鈍刺,長0.5~1厘米,常折斷,小蒴果頂部開裂,呈蜂窩狀小孔。體輕,質硬,不易破開。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性平,味苦。歸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祛風活絡,利水通經。屬祛風溼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 用量5~9克,煎服。用治關節痺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藥理研究 抗炎;保肝。藥理實驗表明,路路通有明顯促進大鼠“甲醛化”關節炎腫脹消退和治療蛋清性關節炎的功效與作用。
化學成分 路路通含揮發油、黃酮類、酚類、有機酸及糖類。此外,尚含齊墩果酮酸甲酯、3-表齊墩果酸甲酯、3-表齊墩果酸甲酯,揮發油中含有β-松油烯、β-蒎烯、檸檬烯、α-松油烯等成分。另含熊果酸、28-去甲齊墩果酮酸、蘇合香素、齊墩果酸、氧化丁香烯、a-欖香烯、環氧蘇合香素、路路通內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 陰虛、月經過多及孕婦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癬:路路通10個(燒存性),白砒0.15克。共末,香油搽。(《綱目拾遺》引《德勝堂方》) ②治蕁麻疹:路路通500克,煎濃汁。每日3次,每次18克。空心服。(《湖南藥物志》) ③治耳內流黃水:路路通15克。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④治過敏性鼻炎:路路通12克,蒼耳子、防風各9克,辛夷、白芷各6克。水煎服。(《中藥臨床應用》)
上一味中藥材: 防己
下一味中藥材: 楤木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