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問荊

wèn jīng

問荊
問荊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問荊
藥材拼音 wèn jīng
藥材別名 連續草、筆頭菜、節節草、豬鬃草、公母草、摟接草、空心草、馬蜂草、骨節草、土木賊
英文名稱 field horsetail
功效分類 清熱涼血藥
藥用部分 來源於木賊科植物問荊Equisetum arvense L.的地上部分。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地上莖直立,二型。營養莖在孢子莖枯萎後長出,高15~60厘米,有稜脊6~15條,分枝輪生,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孢子莖早春由根莖發出,褐色,肉質,不分枝,鞘長而大。孢子囊穗頂生,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下生孢子囊6~8個,孢子成熟時孢子莖即枯萎。
產地分佈 生於海拔600~2300米的田邊、溝旁。分佈於陝西、河北及東北、江西、安徽、貴州、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 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有稜脊6~16條,節上輪生小枝,小枝實心,有 稜脊3~4條,通常不再分枝或有時可再分枝;葉退化,下部聯合成鞘,鞘齒披針形,黑色,邊緣灰白色,膜質。生孢子囊穗的莖,早春生出,無葉綠素,棕褐色,頂端生有長圓形的孢子囊穗,有總梗,鈍頭,黑色。孢子葉六角形,盾狀著生,螺絲排列,邊緣著生長形孢子囊。
性味歸經 性平,味苦。歸肺經、胃經、肝經。
功效作用 清熱,涼血,止咳,利尿。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 用量5~15克,水煎服。主治鼻衄、月經過多、腸出血、咯血、外痔出血以及咳嗽氣喘、小便不利、水腫、淋病等。
藥理研究 藥理實驗研究表明,問荊有保肝作用,降血脂作用,利尿作用,降壓作用,抗炎、鎮痛作用及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 全草皂苷、黃酮類、三萜及甾體類、生物鹼及大量矽酸、β-谷甾醇、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謹慎用藥。
配伍藥方 ①治熱淋,小便不利:問荊12克,大石韋12克,海金砂藤12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②治火眼生翳:問荊、菊花各15克,蟬衣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③治鼻衄:問荊30克,早蓮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④治咳嗽氣急:問荊6克,地骷髏21克。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⑤治崩漏:問荊30克,馬齒莧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上一味中藥材: 天花粉
下一味中藥材: 白頭翁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