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龍膽

lóng dǎn

龍膽
龍膽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龍膽
藥材拼音 lóng dǎn
藥材別名 膽草、地膽草、龍膽草、四葉膽、草龍膽
英文名稱 radix gentianae
功效分類 清熱瀉火藥
藥用部分 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bra Bge.、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根或根莖。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通常綠色稍帶紫色。根莖短,密生多數黃白色具橫皺紋的根。莖直立,粗壯,單一。葉對生,無柄,基部稍抱莖,中部葉較大,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及葉腋粗糙,具3條明顯的主脈。花叢生於莖端或葉腋,花冠管筒狀鐘形,鮮藍色或深藍色,裂片間褶三角形,長為花冠的1/2,先端漸尖,稀具2齒。蒴果。
產地分佈 生於草甸子、灌叢中。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採收加工 春、秋兩季均可採挖根及根莖,以秋季採者質量較好。除去泥土雜質,曬乾,或切段後乾燥備用。
藥材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長0.5~3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多個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叢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厘米,直徑2~4毫米;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細密的橫皺紋,下部有縱皺紋及細根痕。質脆,易吸潮變軟;斷面略平坦,黃棕色,木部呈黃白色點狀,環列,髓明顯。氣微,味極苦。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肝經、膽經。
功效作用 清肝火、除溼熱、健胃。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用 用量2.5~4.5克,治療目赤頭暈、耳聾耳腫、脅痛口苦、咽喉腫痛、驚癇抽搐、溼熱瘡毒、溼疹、陰腫、陰癢、小便淋痛、食慾不振。龍膽有保肝、利膽、健胃、抗炎及免疫、抗甲亢、抗菌、鎮痛鎮靜等藥理作用。
藥理研究 具有保肝、利膽、抗炎、抗過敏、鎮靜、降低體溫、抗驚厥、鎮痛作用、抗病原體、驅蛔蟲、降血壓、利尿、健胃、興奮小腸、使骨骼肌鬆弛等作用。
化學成分 含龍膽苦苷、當藥苷、艽鹼丙、山柰酚、當藥苦苷、痕量苦當藥酯苷、龍膽鹼及龍膽黃鹼。條葉龍膽含三花龍膽苷、阿魏酸、水楊酸、龍膽苦苷和獐牙菜苦苷。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及陽虛無火者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龍膽、茵陳各12克,鬱金、黃柏各5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②治卒然尿血,莖中痛:龍膽一把,水煎服。(《本草匯言》) ③治小兒夜間通身多汗:龍膽不拘多少,或加防風,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幼科類萃》通神丸) ④治高血壓:龍膽9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上一味中藥材: 蘆根
下一味中藥材: 天花粉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