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方解石

fāng jiě shí

方解石
方解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方解石
藥材拼音 fāng jiě shí
藥材別名 黃石
英文名稱 calcite
功效分類 清熱瀉火藥
藥用部分 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礦物方解石Calcite礦石。
(動)植物形態 晶體結構屬三方晶系。晶體為菱面體,也有呈柱狀及板狀者。常以鍾乳狀或緻密粒狀集合體產出。多為無色或乳白色,如有混入物,則成灰、黃、玫瑰、紅、褐等各種色彩。具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晶體可沿三個不同的方向劈開。斷口貝殼狀,硬度3,性脆,相對密度2.6~2.8。是內生熱液礦脈及沉積的碳酸鹽類岩石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地分佈 產於沉積岩和變質岩中,金屬礦脈中也多有存在,而且晶體較好。分佈廣泛,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均有產出。
採收加工 採挖出後除去表面附著泥土、水苔等雜質。
藥材性狀 方解石主為菱面體集合體,呈斜方扁塊狀、斜方柱狀。白色,有的稍帶淺黃或淺紅色調。表面光滑,有稜。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用小刀可刻劃成痕。體較重,質硬而脆,易砸碎,碎片多呈斜方形或斜長方形。無臭,無味。本品以色白、透明、有光澤、擊碎後呈方形、具稜角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辛。
功效作用 清熱瀉火解毒。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10~30克;或入散劑。主治胸中煩熱,吐酸口渴,黃疸。
藥理研究 研究證明,方解石有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體液外滲及水腫,抑制神經應激機能的功效與作用。
化學成分 方解石主含碳酸鈣,其中氧化鈣56%,二氧化碳44%。尚含少量鎂、鐵、錳,以及微量的鋅、鍶、鉛等。
使用禁忌 非實熱者慎用。
配伍藥方 方解石湯:方解石、石膏、知母、甘草,適用於胸腹脹滿、嘔吐洩瀉等症狀。 葛根芩連湯:方解石、葛根、黃連、黃芩、蘆根、當歸等,適用於急性胃腸炎引起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滑石代赭湯:方解石、火麻仁、鬱金、大黃、黃芩等,適用於痞滿腹脹、便秘等症狀。 半夏方解石湯:方解石、半夏、延胡索、茯苓、甘草,適用於胸腹脹悶、噯氣等症狀。 這些藥方中的方解石往往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以達到綜合調理和治療的效果。請注意,藥方的使用應遵循中醫醫師的指導,並嚴格按照醫囑使用。在使用藥方之前,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上一味中藥材: 魚膽草
下一味中藥材: 布渣葉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